财新传媒
2010年07月05日 10:18

凡尔纳一生最伟大的预言

人们常把凡尔纳当成预言家。但如果说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预言,并不是潜水艇、飞机或者宇航技术,而是他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预言。这一预言体现在他晚年的杰作《约拿旦号历险记》中。可惜的是,这部没有任何科技奇观的伟大作品淹没在《海底两万里》的惊涛和射月大炮的烈焰中,久久不受人重视。

凡尔纳在生前完成了这部书的草稿,或者可能是完成了创作提纲。他去世后,儿子米歇尔找到这些草稿,最终完成全篇。米歇尔青少年时代曾经信...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03日 08:28

中国科幻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本文写于2007年四月,资料截止于当时。最近三年科幻旅游市场更为火爆,投资大增。希望财经界有兴趣的朋友多加关注。

(一)萌芽状态的科幻旅游

(二)长春影视城项目

(三)重庆金源方特科幻公园

(四)成都国际科幻周项目

(五)科幻旅游市场展望

(一) 萌芽状态的科幻旅游

十年前,一位资深科幻编辑曾经对全国各地的封神宫、西游宫大发感慨,认为没有出现一个“科幻公园”与这些传统文化类主题公园相抗衡,是国人思想保守...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01日 11:20

“飞船”的由来

有趣的是,人类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从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开始才认真研究航天技术的可行性。可是如果翻翻古代西方的科幻作品,有许多都是在讲冒险家运用了什么方法飞到另一个星球。

在今天,“天空”是指地球表面之上大气层内部的空间,“太空”是指大气层以外的广阔空间。不过在古人的心目中,还不存在”太空”和”天空”的区别。他们没有飞行器,只凭肉眼看天,并不知道地球外面包着一个大气层,而且它会有数百公里厚,它的外...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25日 13:13

科幻,北美的拓荒者

北美的拓荒者 当时正在攀登科技和经济高峰的美国,也产生了一批科幻文学探索者。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 )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1840 年,爱伦·坡创作了《艾洛斯和查米恩的对话》。在这部作品里,地球受彗星撞击失去氮气,处于纯氧燃烧的熊熊大火中。

作者于1848年创作了饶有趣味的科幻小说《未来故事》,把时间背景放在2848年。那时,天空中飞翔着巨大的飞艇,主人公在飞艇上给同伴写信,回忆过去的历史。读者会看到他...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22日 10:47

科幻与科学,谁启发了谁?

  “但我相信——我真的相信,我读过凡尔纳、威尔斯和史密斯的小说,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而且一定做得到。我自己也下了决心,一定要到月球表面上去走走,看看她的另一面,还要从月球上看看悬在空中的地球的模样。” 参考资料三、600页。

在科幻经典《安魂曲》中,主人公哈里曼这样来回忆他的宇航梦是如何诞生的。海因来因这篇作品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认识——科幻小说中那些神奇的科技预言...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21日 11:52

侦探名家写科幻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 1859——1930)以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著称。他同时也是早期的科幻文学探索者之一,创作过《拉弗尔斯·霍的发明》(1891)、《洛斯亚眠戈斯的失落》(1892)、《恐怖谷》(1910)等科幻小说。在科幻小说《拉夫兹·豪的发明》中,柯南道尔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主人公豪发明了现代化的点金术,立刻拥有亿万身家。他心地善良,用自己的财富从事慈善事业,但誓与愿违,许多接受他恩惠的人坐享其成...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20日 19:27

大二女生——科幻文学的创始人

《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在主流文学界没有什么地位。在专业的主流文学史中,她如果能被记录到的话,充其量仅仅被看作诗人雪莱的知音,似乎她对于文学的价值仅仅在于给雪莱以精神支持,或者在雪莱去世后写过一些纪念他的文字。但在全世界科幻爱好者中,玛丽·雪莱却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因为正是她创作了科幻文学的开山之作《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Mary  Wollstonecraft)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家庭里。姐妹兄弟五个居然都不同...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15日 09:13

“怯魅”与科幻的诞生

宇宙间有无数的星球,它们沿自己的轨道向四面八方疾飞。其中许多星球上都生存着和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

在今天,这不过是很一般的科幻构思,根本算不上神奇。但在乔尔丹诺·布鲁诺第一个提出这种设想时,竟然被视为异端。教会指责说,如果宇宙间有这么多智慧生命,它们都是上帝的造物吗?上帝创造完地球后,还要一个个去创造那些世界吗?耶稣只以自己的死救赎人类,还是也要跑到那些星球上不断地死后复活,以便把外星人从原罪中...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14日 10:29

科幻,走向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将古希腊人的智慧成果带回西方世界,知识精英圈子开始讨论科学话题,并进行研究。在当时,象哥白尼、牛顿这些人的成果对整个社会还没有什么影响,但至少读书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15世纪到18世纪,欧洲开始“大航海时代”,又称地理大发现时代。对财富、土地和权力的追逐推动着这个事业。但它对于科学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人们对大自然认识得越多,想入非非的成分就越少。这促进着科学理性思维的进步。

“地理大发现”时代...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13日 12:57

中国,世界科幻的下一个中心?

“没有专门的科幻小说书籍得以出版,没有机会来编纂科幻小说选集,除了在科幻杂志上发表作品以外,再没有地方可以发表,也几乎没有科幻电影出现。”

这段话说是的哪里?不用问,这段话肯定在讲现在中国科幻的状况!

呵呵,且慢下结论。这其实是詹姆斯·冈恩在《科幻之路》中回顾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美国科幻状况时的一段话。为日后全世界科幻迷津津乐道的美国科幻黄金时代那些作品,最初只流行在这么一个小圈子里。

1939年7月4日,...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10日 11:15

“厌学”,人类的天性

都说中国学生负担重,“厌学症”流行,如今人们见识了泰国学生是何等的厌学。六月六日,泰国佛统府一名11年级(相当于高二)的学生为了逃课,不惜放火烧了教学楼!好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他已经因纵火罪而被警方控制。

真正动手火烧学校的肯定是个别案例,但从心里想烧了学校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个报导让我联想起一部二战题材的英国喜剧电影,它从孩子的视角来拍摄伦敦大轰炸。那是大人们的磨难,却是孩子们的天堂,因为他们...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09日 08:46

2010年度全球华语幻想文学星云奖正式启动

2010年度全球华语科幻/奇幻盛事

首届星云奖章程

十二奖项 年度盘点

一、宗旨

华语科幻/奇幻星云奖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World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Association)设立,旨在世界范围内发掘、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华语科幻、奇幻作家、编辑、作品、出版单位等,展示华语科幻/奇幻文化成果,推动华语幻想文化产业。

二、奖项

华语科幻/奇幻星云奖标识注册为汉字与汉语拼音星云(XINGYUN)。专有字体由在中国文坛笔走龙蛇,饮誉海...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08日 13:54

专写“板块运动”的艺术!

这是《梦想的征途》前言里一段补白,插在前言第四、第五节之间。标题另起。

(五) 第四副眼镜——科幻文学是反映生产力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文学类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中国,每个搞文论专业的研究者都能背这两句话,否则便拿不到本子,不过是否用在实践中就另说了。以前经济基础对人性的影响还提一提,现在这种观点几乎被抛弃。而生产力对人性的影响更难在文学理论中看到。

不过,上...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30日 09:43

上古的科幻(1)

第一章:萌芽时代

(一)

1818年,年仅二十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Shelley Mary Wollstonecraft )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粹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标志着这个影响深远而又饱受误解的文学品种正式诞生。当代英国科幻作家奥尔迪斯(Aldiss,Brian W)在自己的科幻史著作《万亿年的狂欢》(1973年出版)中,最先把科幻文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追溯到雪莱夫人这部作品的出版。

当然,还有一些研究家找到了更早的科幻小说,延长了科...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29日 13:22

造几副眼镜看科幻——《梦想的征途》前言

造几副眼镜看科幻 ——代前言 (一) 如今流行三D电影。去看这种电影时,你必须从服务员手中领取特制的眼镜。看的时候如果嫌眼镜戴着累人,摘下眼镜休息,你便会发现银幕上昏花一片。当然,即使这样,你还能凑合着看几眼。如果是红外夜视仪,或者显微镜,那么它们所提供的影像,是你凭肉眼永远无法看到的。

这里说的是真实世界,其实文学世界也一样。纷乱复杂的文学文本摆在面前,谁能说自己不需要戴任何观念上的眼镜,能够...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27日 18:50

《中国科幻黄金时代大师作品选》隆重出版

《中国科幻黄金时代大师作品选》第一套已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不日即将上市。该丛书包括郑文光、叶永烈、刘兴诗作品各七卷,童恩正作品五卷,合计二十六卷。出版方计划第一套如发行成功,将继续推出金涛、宋宜昌等前辈的作品集。

中国科幻黄金时代是指1978-1983年,当时许多科幻作品如《飞向人马座》、《珊瑚岛上的死光》都具有广泛影响。著名品牌“小灵通”便来自黄金时代名著《小灵通漫游未来》。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26日 10:37

需要什么,你真的知道?

需要什么,你真的知道? 上周,“世界足坛第一教练”穆里尼奥成就了“三冠王”的伟业。对于这位正经八百出身心理专业的教练,舆论都在谈他如何在竞技领域玩心理战,我却独独记得几年前他答记者问时说的一句话。记者问他:你现在带队有没有压力?他回答说,这个世界上有好多母亲,每天醒来后不知道给孩子吃什么,她们才有压力。

只有真正懂得调节心理的人,才能讲出这样的话。穆里尼奥说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真理。如果时时用这句...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24日 11:47

股市?心理市?

“在股市中,很多困难不是因为我们操作技巧不够、股票知识不够丰富,而是因为我们无法面对由于市场波动而带给我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往往使我们在过度自信和缺乏自信之间摇摆。到后来就会使我们彻底丧失信心。”

这是一次投资人心理训练讲座的开场白。它很好地概括了心理素质在投资活动中的重要性。   

股票、债券、期货、邮票、艺术品……如今可供中国公民投资的对象越来越多,进入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相关的知识外,投...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20日 14:00

“汇才”案例告诉我们什么?

2007年11月,汇才公司倒闭事件使一个神秘的行业——体验式培训浮出水面。这也是一个与心理训练十分接近的领域。

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总部设于加拿大,前几年进入大陆。由于收费高达数万元,顾客群体主要面向企业家阶层。许多人接受培训后感觉自己变化很大,甚至认为自己“以前许多年都是白活”,只有遇到汇才,方找到人生意义。他们往往积极介绍亲朋好友去接受培训,为此被指责为类似于传销的活动。但据学员说,他们介绍朋友接受...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16日 15:46

校园血案心理谈

校园血案心理谈

(一)

从三月23日到五月13日,两个月间,中国大陆发生了六起校园血案,被害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达数十人之多。这些事件震惊全国。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都为此设置了特别的安全防范制度。同时,人们也在讨论这些事件的起因和教训是什么。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一些典型的反社会犯罪。受害者都是不特定的人,和犯罪嫌疑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受害者只是被犯罪嫌疑人当成他心目中“社会”的一部分,成为后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