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郑军在北京科技声像工作者协会年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谢北京科技声像工作者协会,感谢理事长张健先生给我这么个机会,向科教影视界的专家们请教。刚才会上播放了有关协会历史的短片,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短片里一群孩子出现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会场,我当年就是那个年纪。

 

那时电视还没普及,业余时间大家都去看电影,影院在正片放映之前要放加片,科教片经常被当作加片来放映,所以我小时候看了许多科教片。可是,现在我一部也回忆不起来,只记得当时总是恨不能影院快些把加片放完,好早点放正片。

但是也就在那几年,我看了美国科幻片《未来世界》,光去影院就看了三遍。那时候电影放完还在电台广播,叫“电影录音剪辑”,《未来世界》我又在电台里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结果,读小学的我就知道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这是那部电影的科幻主题。

这段回忆说明,优秀科幻片是有科教意义的,这两种影视应该互相借鉴。但这方面的实例并不多,大部分科幻片,即使是美国科幻片,主创也未必在意科学性。所以我专门找几个真正在两个领域里跨界的人或影片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案例是中国的叶永烈,他在中国科幻史上有着永恒的地位。文革十年中国发表的唯一一篇科幻小说就由叶老师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更是65后、75前这一代孩子的共同记忆。不过,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叶老师这些科幻创作并没有获什么奖,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奖项来自科教影视。

这是叶老师导演的《红绿灯下》,1978年上映,1980年获得第三届百花奖最佳科教电影奖。这届是文革结束后的首届百花奖,全民空前关注,而且百花奖是票选,不是专家评定,可见叶老师执导的这部科教片当年多么受欢迎。

《红绿灯下》的长处就是用几个故事来讲解知识点。那时,叶老师已经创作出几部科幻作品,包括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同样也是用参观访问记的方式介绍科技发明。可以说,叶老师当年在科幻和科普创作上的手法大体类似。可惜的是,叶永烈后来只写科幻小说,再后来又去搞传记文学,再也没有拿起导筒。

下面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世界票房记录保持者卡梅隆。右面这个海报是他在2005年推出的一部科教片,名叫《深海异形》,介绍是几千米海下的奇异生物。那里不见阳光,和海洋表面的生物圈也没有关系,底层生命靠熔岩的热量与化学变化存活。这部影片是IMAX三D,在科教电影市场上也很卖座。

我想着重分析一下这部影片。首先,它本身就是科研项目和影视项目的结合,团队里有海洋生物学家。同时还有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宇航界认为木卫二上有海洋,可能在其底部生存着不依赖太阳能的生物,所以他们很重视这次考察海底生物的机会。

卡梅隆能把影视项目直接与科技前沿课题融合,平时与美国科技界必须保持密切联系才行。在座各位声像工作者有的来自中国航天,有的来自中国船舶,有的来自中国气象局,平时都要记录科学家的日常工作,从日常科研活动中寻找科教片的素材,我觉得要超过知道谁获了科技大奖,然后蜂拥过去采访。

 

其次,这个项目也是影视制作与技术推广的结合。我们知道,卡梅隆这些年“醉翁之意不在电影,在乎三D技术也”,他用影视作品来推销自己研发的三D技术,《深海异形》便是其中一个手段。三D摄影要由两台摄影机呈一定角度完成,但是在几千米深海下遥控两台防水摄影机拍摄三D画面,这种尖端技术是卡梅隆亲兄弟完成的,他们家的独门暗器。《深海异形》意在渲染技术的优越性。

下面单元里的嘉宾要讲VR,那么,大家有没有可能拍摄一部VR科幻大片,或者科教大片,用它来带动这门技术的普及?卡梅隆的实践可供大家参考。

深海影像采集是很专业的工作,卡梅隆把这些与他的电影项目结合起来。比如《泰坦尼克号》里面海底废船的图像,就是他自己团队采集的。拍摄《深海异形》所收集的生物图像,后来运用到《阿凡达》当中,成为许多外星生物的原型。将科教片与科幻片都玩到一定高度,并且相得益彰,卡梅隆很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介绍一部电视片,BBC制作的《超级火山》。这部影片很难给它归类。因为它是当作科教片来拍的,却赋予了人物和情节,第一眼看上去,它就是科幻片。

美国黄石公园下面有座火山,每隔六七十万年喷发一次。上次于64万年前喷发,火山灰覆盖三分之一的美国。那时候人类还没踏上美洲。如果现在又爆发,美国基本就不存在了,世界经济也会陷入危机。

这就是这部片的警世意义,它拍摄于2002年,以2020为背景虚构一个故事,讲解科学家如何考察火山,它如何爆发,人们怎么救灾,怎么逃难。因为是电视片,特效一般,但里面的知识点很详细,很准确,靠这些环环相扣的情节吸引观众。

甚至,超级火山以前并非地学词汇,这部片子火了以后,地学专家们觉得这个概念很有用,便用它指称一次喷发量超过一千立方公里的火山。一部科教片反过来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历史上有些科幻片,为了讲清片中的知识背景,会穿插一段科教片式的情节,这个也很有意思。这部书是威尔斯的名著《两个世界的战争》,我记得它一共改编过两次。2005年由斯皮尔伯格改的那一版,大家应该都看过了。我这里介绍1952年的第一版,名叫《大战火星人》。这一版开始就讲述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形成生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在地球之外,为什么火星上最可能有生命。

这几分钟没有人物、情节,只有各大行星的画面,而且用旁白进行讲述,完全是科教片的模式。为什么一部故事片使用这种方式开头呢?五十年代美国观众的科学素质大概相当于中国八十年代的水平,想想看,八十年代初,中国有多少观众能理解地球外面存在智慧生命呢?所以,为了能让观众进入后面的情节,影片只好采用这种笨办法。

后来大部分科幻片都没有再出现穿插科教片的形式,一直到1993年上映的《侏罗纪公园》。片中有个情节,两位古生物学家一直在挖化石,被哈蒙德请到《侏罗纪公园》后,看到了活恐龙。基因工程专家要给他们介绍这个奇迹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这时,斯皮尔伯格使用了“片中片”的形式,让两个古生物学家坐在演播室里,看恐龙复活技术的简介,这个“片中片”就是科教片。

为什么要使用这种形式呢?到了90年代,普通美国人对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已经完全接受。但恐龙能够活在今天,满大街追杀人,这仍然超过了一般观众的接受能力。为了让下面的情节能够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侏罗纪公园》便采用了这种形式。

最近,有些直接把核心情节架构在科技知识上的科幻片大受欢迎,《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就是代表。有的中国观众就说,这哪是科幻片,分明是科教片。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这两部电影有人物,有情节,确实是故事片。但它们是近未来背景的科幻片,影片中的服、化、道各环节,必须参考当代宇航技术。《星球大战》里出现一艘飞艇,没人要求它符合今天的宇航技术,但在这两部片子里,航天器的外观、内景,技术细节,都必须严格符合科技现实。我把这些电影称为有科教意义的科幻片。

科幻片与科教片,这两个带“科”字的领域如何借鉴,融合,是一个大课题,我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再次感谢各位。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