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
今年国庆电影强档,全国票房劲收二点八亿,创下历史记录。而新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就卷走了其中一半的份额。片中全新的“狄仁杰”彻底颠覆了他的历史形象和以前的文艺形象。

历史上,狄仁杰虽然两度蒙冤,但均未获刑,仅仅受过审讯。狄仁杰从并州都督府法曹一直做到丞相,先后受到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无论是高罗佩创作的西方版《狄公案》,还是《神探狄仁杰》等影视作品,狄仁杰均是朝庭命官,手握重权,上有皇帝信任,下有得力部属,他只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办案。

然而在电影里,狄仁杰可谓腹背受敌。上司武则天是他的政敌,他没有自己的团队,身边两个同事,一个是武则天派来监视的静儿,另一个是办案中的竞争对手裴东来。仅有一只“能断案”的爱鸟还早早就烧死了。

于是,观众不仅要看看究竟是谁做的案,还要看看这几个人怎么玩内部斗法。破案过程中,狄仁杰与武则天和静儿的矛盾曾经几度激化,一些情节甚至暗示武则天在贼喊捉贼。然而最后案情大白,我们看到这个临时团队走向团结。当然,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而在狄仁杰的对立面上,唐宗室李宵多次在公开场合向狄仁杰示好,试图分化瓦解。最终的结局其实决定于影片中敌我两个团队谁更团结。

这种情节设定显然比让狄仁杰单纯去办案要复杂许多,等于用两根线吊起观众的心。而在观影之余,影片也给大家许多启示。最主要的是,我们如何在一个充满内部矛盾的团队里工作?

(二)
 “中国人就爱窝里斗!”

这是眼下大家爱说的话,仿佛这只是中国人才有的劣根性。然而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相当于欧美日加澳等全部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那十几亿人属于十几个国家。论疆域,中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欧洲。那片土地上存在着几十个国家。这样一比较,中国人岂不是相当团结?

其实,在一个团队里存在内部斗争,堪称天经地义。组织内冲突也一直是管理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并曾有过不同的认识。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管理心理学家和社会大众一样,把一切组织内冲突都视为不良因素,认为它会使组织成员互不信任,信息传递失真,工作效率下降。总之,能避免就避免。

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管理心理学家开始用人际关系的视角来看待组织内冲突,认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应该把冲突客观化,用平常心来接纳它的存在。而不要动辄给予负面的道德评价。

七十年代至今,互动视角在组织内冲突的研究中占了主导。这种理论认为缺乏内部冲突的团队会变得静止、保守,失去创新动力。组织领导者不仅不能强制消除一切冲突,还要适当地引发内部竞争,以保持团队活动。

这其中以对流动率的研究最为典型。流动率就是组织内部各种人事流动占全体员工总数的比率。研究流动率的学者认为,普通员工每年有25——60%的流动,管理层每年有10——30%的流动都可以接受。流动率低则成员彼此之间缺乏良性竞争,新陈代谢不足,士气低下。这成为打破铁饭碗制度的一个管理学依据。

经过这种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管理心理学进而提出“良性冲突”的概念,其中包括“业务分歧”、“业绩比较”等,它们都有助于提高组织整体的效率。在《通天帝国》中,裴东来和狄仁杰的冲突就是典型的良性冲突。竞争动力刺激裴东来倾注全力寻找凶手,甚至比狄仁杰先一步找到真相。

反之,管理心理学定义了“恶性冲突”,包括组织内部非正式团体的冲突,也就是所谓“拉帮结派”造成的冲突,组织各部门争夺资源造成的冲突等。影片编导给狄仁杰办案团队安排的冲突,几乎都是良性冲突。每每到“深入鬼市”这样的危机时刻,他们都会齐心协力。这些团队内冲突很紧张但不会激化。

(三)
都是利益冲突,冲突的类型并不相同。1976年,管理学家托马斯提出了冲突的两维度模型。一个维度是“你准备多大限度地满足对方”,另一个维度是“你准备多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冲突双方在这两个维度上形成了五种层次的关系。

最严重的是竞争关系,每方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抑制对方,你死我活。影片里,武则天——狄仁杰一方和李宵——沙陀阴谋团队之间的冲突,就是这种不可调和的冲突。组织内部不允许存在这种冲突,只要大家在一个灶上吃饭,共同利益永远大于彼此矛盾。

拿眼下被媒体恶炒的“国美黄陈冲突”来说吧,他们双方之间的冲突,不可能大于国美和苏宁电器的冲突。只不过人们会把组织间的冲突看得理所必然,夸大组织内部冲突的激烈程度。君不见国美董事会投票大战一结束,双方立刻发表声明表示继续合作。这并非只是场面话,只要双方不分家,同一企业内部的矛盾永远小于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第二种是回避,冲突双方暂时撂置矛盾,共同对敌。在影片里,从狄仁杰重新穿上官服起,他就和武则天形成了这种关系。武则天从大局起见起用狄仁杰,而狄仁杰从天下苍生的角度暂时接受了武则天的统治。

第三种是妥协,双方各让一步,在影片里,随着破案过程的深入,狄仁杰团队里的四个人做了越来越多的妥协。

第四种是顺应,一方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满足对方。在影片里,静儿成为顺应的典型。她开始为武则天,后来为狄仁杰牺牲自己的利益。在现实中,一个牺牲者往往是小团队的粘合剂。他们的个人牺牲给其他人造成精神压力,让他们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寻求妥协。

第五种是统合,双方都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满足对方。组织成员间达到高度融合。影片结尾处,狄仁杰和武则天之间在危难中最终形成了统合关系。据说这部电影还会拍续集,相信在续集里,他们最终会发展到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种关系:狄仁杰成为武周王朝的首辅,武则天的“国老”。

电影《通天帝国》一边讲述破案过程,一边讲述小团队里几个人之间相互解决内部冲突。电影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最重要的是,没有凝固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把握改善同事关系的主动权。

 
 
(四)
   在职场上,最怕组织内部斗争的往往是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初来乍到,在组织里不掌握资源,又缺乏斗争经验。一旦发生内部冲突往往是受害者,处在被摆布的下风。一些年轻朋友跳槽的首因就是“单位里麻烦事太多”,希望应聘到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机构,然而总会事与愿违。

笔者并非提倡窝里斗,只是希望大家用平常心来看待它。儒家将人生目标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序乱不得。大凡历史上的成功人士,都能够有效地摆平自己团队内部的问题,它甚至是衡量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职场中应对内争,首先要有平常心,意识到社会的利益元素是个人,所以组织内争不可免,不要反感它,或者逃避它。内斗肯定会带来精神压力,我们需要把压力变成动力。

其次,永远把业务能力放在第一位。不管什么样的内斗,业务能力强的人总会有优势。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意味着万金油逐渐不吃香,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有专业能力,在组织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从团队利益的角度去分析冲突。每次发生组织内冲突,你都要先找出双方的哪些作法更有利于团队利益。冲突双方不会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需要你独立进行分析。不管什么冲突,你所选择的看法和做法能为团队带来更大利益,你就有了筹码。一两次可能不显眼,但如果你十有八九总是站在正确一方,你就在整个团队里获得了威信。

最后,慎重对待正式组织里的非正式团体,也就是通过个人感情维系的小帮派。人都有亲疏远近,无法等距离地对待任何人。但在正式组织产生内斗时,尽量避免从非正式团队出发作决策。如果拉帮结派,意味着你在任何事上都要支持本帮派的决定。然而这些决定不会每次都对你有利。在这个时候,帮派关系就成为你的包袱。

而一个在组织里无帮无派,同时却有过硬业务能力的人,比如《通天帝国》里的狄仁杰,最终会成为各方延揽的对象。

没有冲突就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它们的解决,进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真正的人才必须学会应对内部冲突,在冲突中获益,在冲突中成长。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