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又到一年的“诺贝尔”新闻季节了,也肯定又会看到某些国人愤愤不平地质问: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拿诺贝尔奖。并由此引出一系列有关中国教育、科技体制的批评。当然,这些批评都有一些道理,但总有些借题发挥的意思。几乎看不到“就奖论奖”的讨论。

其实,诺贝尔奖评选有一个潜规则:几乎不可能当年有成果,当年就评上。拿今年的生理学获奖者爱德华来说,他的研究是在七十年代进行的,那时候中国还在搞文革。经常有人在获奖前很久便有呼声说他肯定能获奖,只不过不知道会是哪一年,仿佛候选者在排一个大队等着那个奖发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科研成果搞出来后,同行首先要去反复检验,核实,这就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个成果对整个学科,对整个科学研究,甚至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又要很久才能体现出来。即使这两样都过关了,同等级别的科研成果还有不少在前面排队等着奖呢。

所以,诺贝尔奖往往成为“追认奖”。我们看到的新闻照片上,获奖者也往往白发苍苍,相当一部分人已经退出了科研第一线。

那么,中国当代完成的科学研究中,有没有能够排进这个大队的呢?笔者认为已经有不少了。由于我们的记者基本是科学盲,所以它们几乎都在媒体视野之外。比如李亚栋、钱逸泰等人以干冰为原料,化学合成金刚石。这类成果从长远看有重大影响,排十几年、几十年队获得诺贝尔奖完全有可能。

另外,现在搞科研要拼装备,最后是要拼国力。比如诺贝尔物理学奖曾经两次奖给脉冲星研究成果。而如果你的望远镜功率不够,在这项研究中就铁定落在别人后面。可喜的是,中国即将建成全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今后至少会在天体物理学研究方面进入第一阵营,有望去排物理学奖那个长队。

随着中国科研条件的日益改善,排在这个候选队伍里的中国科学家相信会更多。毕竟在各种负面新闻的背后,大部分中国科学家还是在那里默默无闻地搞研究。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