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经常有科幻作者表示这样的担心: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科幻小说已经没什么可写的了。其实不然,七十年代末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里面描写的许多设想到2000年都已经实现,但中国科幻并没有因此无处下笔,反而迎来又一个高潮。

 

 

过去的人以过去的方式设想他们的未来,现在的人以现在的方式设想我们的未来,每代人的未来都是新的。但是科幻作家需要通过一个渠道,了解各行业专家们如何构想未来,这就是未来学,唯一专门研究未来的学问。

同时,未来学家也应该关注科幻。它能在普通民众中培养未来意识,树立未来价值观,宣传未来学成果。科幻就是艺术化的未来学,在整个艺术领域,科幻是目前唯一关注未来的门类。

下面我就围绕这两点,陆续介绍科幻与未来学的渊源。

 

威尔斯:共同的创始人

 

英国人H·G·威尔斯与法国人凡尔纳并列为现代科幻的两大宗师。不过,与大半生全身心投入创作的凡尔纳相比,威尔斯能够流传的科幻小说要少得多,一般读者只熟悉他最初的六部作品——《时间机器》、《隐身人》、《摩诺博士岛》、《神食》、《两个世界的战争》和《首批登上月球的人》。

 

H·G·威尔斯

 

造成这个结果,一方面是他的职业生活十分复杂。干过编剧,当过社会活动家,甚至参与起草联合国《人权宣言》蓝本。另一方面,威尔斯从年轻时代就关注未来研究,后来干脆把这当成主业,成为现代未来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在1883年,17岁的威尔斯就写下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一文,表现出对未来的浓厚兴趣。1901年,就在创作《时间机器》等科幻经典的同时,威尔斯写下了重要论文《机械及人类进步对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之展望》,这篇文章被看作未来学的开山之作。

 

 

1902年1月24日,威尔斯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演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研究未来的科学。他认为大多数人热爱过去,但未来正在被发现,人们将日益把思想转向未来。这在一百多年前堪称先知。

威尔斯后期作品文学色彩越来越淡化,但其中预言的准确性却越来越惊人,这让他的后期创作介于未来学和叙事作品之间,既不象严肃的学术作品,也不是精彩的小说。比如,威尔斯在开山之作《时间机器》里就把背景放到八十万年后的未来。在那时,人类分化成地面上生活的贵族,和地下生活的半人猿。显然这只是社会隐喻,威尔斯不会真认为人类能从生理上分化成这个样子。

而在1913年,威尔斯创作出科幻小说《使世界获得自由》。在这部小说里,他预言到英、法、美与德国之间爆发世界大战,而且使用了原子弹。由于它能产生可怕的破坏力,战后世界各国达成核武器控制机制,一个斯拉夫国家的元首阴谋突破这种国际管控,偷偷研制核武器。


全文发布于:
http://kejiwenhua.cn/aspx/default/newshow.aspx?classid=141&id=2180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