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是郑军在“科普期刊的现实和梦想与科普项目众创众筹沙龙”上发表的主题演讲。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谢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和中国数字科技馆给我这么个机会,与全国科普期刊界同仁交流。在座各位供职的刊物,有很多都是我小时候在报刊亭上见过的。那时口袋里没多少零花钱,所以我经常犯愁,这个月是买《航空知识》呢?还是买《天文爱好者》?今天能一下子与这么多名刊的朋友见面,我的心情可想而知。

 

 

而且我还惊讶地发现,在座这么多科普老刊物,负责人却都比我年轻。老刊新人,既有历史的积累,又有创新的力量,我相信科普期刊的未来会更好。

刚才,各位朋友都从媒体运营角度来介绍自己的经验。我的一个主要工作是组织各地、各学科的科普作者向出版单位供稿。读者是你们的下家,我们算你们的上家。所以我想从内容角度来谈谈网络对科普创作的影响。媒体是载体,内容是根本,两者一直在互相影响。

 

 

最近我和两家出版社合作三套科普丛书,总计交给人家四十部书稿,涉及十几位作者。通过合作才知道,现在出版社编辑在审读科普稿件时,隔几页就要复制一句话,到百度上搜搜,看有没有抄袭。结果,有一位作者的两部稿件大面积抄袭,被退回去重写。还有一位作者的书稿,大部分很好,但有几段也直接照搬网文,在编辑要求下重写了这些内容。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谈抄袭问题,而是谈科普的原创性。因为我也与出版社合作科幻小说丛书,前后接触过十几家,有的社同时合作科普与科幻小说。但没有编辑在审读小说稿时有这样的工作习惯,大家都认为小说就是原创的。只要小说里设置了新的人物,新的背景,它就不能原文照搬,最多也就是雷同。

无论编辑还是作者,搞科普时往往不认为这是原创劳动,只当是对现有知识成果的稀释、软化、通俗化,是做减法而不是加法。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搜索知识可以去百度百科、知乎,辟谣可以去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大家为什么还要读科普出版物呢?

网络时代之前,出版社做一本科普图书,假设发行一万册,最多几万人能读到。另一家社做内容类似的科普图书,又卖给另外几万人。所以,抄来抄去的科普出版物也能活下来。特别是一些少儿科普刊物有地区壁垒保护,在本省市发几万、十几万册,也能混个温饱。但是现在,中学生使用网络的能力往往胜过其父母,他们能从网络上轻松地搜索到各种知识。这些出版物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



全文发布于:http://kejiwenhua.cn/aspx/default/newshow.aspx?classid=149&id=2149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