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到地中海修炼“慢生活”!

打开《环球时报》,一则有趣的新闻吸引了我。文章以希腊为例,介绍了“慢生活运动”的最近现象:公路限速为30公里;公园里有人拿秒表给行人计时,劝人走得慢点;在餐厅里推广细嚼慢咽,仔细品味;推崇本地农产品(类似于“土鸡蛋”那种东西)。

1986年,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尼针对麦当劳快餐厅发起了“慢餐运动”,提倡精美的食物、优雅的礼仪、温馨的气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慢”——细嚼慢咽,细细品味。慢餐运动组织甚至把蜗牛当成标志,加入这个运动的餐厅要在招牌上镶出这个标志。

很快,慢餐运动扩展到餐桌之外。提倡者认为他们在“捍卫优闲的享乐,是对抗疯狂快速生活的唯一方法……餐桌上的慢食是捍卫的起点。”慢餐运动后来发展成为“慢城市运动”。到了1999年,意大利甚至举办了第一届“慢城市节”。能够入选“慢城市”的地方,需要为汽车限速,甚至完全禁行,商店里尽可能卖用传统方式制作的农产品,谢绝现代大企业的户外广告,建设更多的绿地供人们散步。如今,“慢城市”已经成为一种旅游资源。让各国游客放松身心,回归自然。

“慢生活”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吗?自从它诞生以后,便广受西方心理咨询界的推崇,认为这是减少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良方。是的,人类身心活动有自己的节奏,过慢不能释放其潜力,过快也会导致紧张的积累,通俗地讲就是把弦绷断了。许多心理问题的背后都有节奏过快这个原因。

特别是现代人往往在业余生活中都慢不下来,结果吃没吃好,喝没喝好,睡没睡好,玩没玩好。工作占据一切,闲暇失去意义,整个生活失去平衡。这些都是慢生活这副药所对之症。

无论慢餐还是慢城市,都是要放慢生活节奏。慢生活运动的精神还体现在一些文艺作品里。著名科幻电影系列《星舰迷航》中有一集名叫《星空反击》,便创作于慢生活风潮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影片中,曾经掌握过宇航技术的外星人巴库族放弃现代技术,返回农业社会。主人公皮卡德船长和巴库人聊天时说了一句台词——“最近我们人类也尝试着慢下来”,充分体现了慢生活的影响。

在恐怖片《灵异村》中,一群现代美国人退入自然保护区,组成农业公社生活了十几年,在那里出生的下一代“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这些电影当然是对“慢生活”的夸张表现,提倡“慢生活”并不等于就要放弃现代文明。但我们可以从这类影片里,看到发达国家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快节奏生活的厌倦。

不过,记者在介绍慢生活时,似乎把有益身心的“慢生活”与低效率的“慢工作”混在一起了。可能在欧洲,人们便没有把它分开吧?文中甚至把希腊人缺乏时间观念都当成慢生活的体现。倒退三十年,中国人又何尝有时间观念?市场经济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国人才重视起分分秒秒来。

文中有个对比很有趣:在德国,早上六点就能听到上班的汽车轮子声。在希腊,人们要耗到八点才起来吃早饭。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个词汇——欧猪四国!推崇慢生活的希腊和意大利恰恰位居其二。另一只“欧猪”西班牙的生活节奏其实也差不多。希腊人一边享受慢生活,一边抗议政府减少社会福利。是的,大家都想减少工作,享受生活,这只是福利国家才有的现象。而当希腊政府发生债务危机时,大家指望谁来救援呢?恰恰是慢不下来的德国!

实际上,新闻标题中“修练”一词已经道出了部分真理。那些以快节奏在工作的人业余时间去体验一下慢生活,把它当成旅游项目,这是可以的。真要在日常工作中也慢下来,那就等着被抛弃吧。当然,一些极端的慢生活提倡者连工作上的忙碌也反对,我始终无法接受这种观点。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