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四川万源市以“盛产”优秀农民工著称,在出现“民工荒”的今天,不少外地企业干脆到该市直接招聘农民工。日前,该市举办了“春风暖巴山”就业大型现场招聘会。一位农民工当着记者的面对招聘企业说:“我很关心贵公司的企业文化,我们这种抢手货不会进一个没文化的企业。”

这段对话一刊登,他就被称为“最牛农民工”。其实现在80后,90后的农民工很少有没完成初中教育的,追求文化根本就是平常事。不过这个新闻也给我们单位以这样的启示——单单靠钱已经不能满足员工的一切需要了。

十六年前,我也曾经在一家私营家俱公司打工,和流水线上的农民工们睡在一个宿舍里。那个企业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它有一间图书室。工作之余我能够在那里借书看。隔三差五公司还组织迪斯科舞会。五十出头,长得很粗壮的老板也会下场,和小青年们一起扭一扭。这个老板木匠出身,连小学都没上完。他可能完全没有“建设企业文化”之类的意识,但他自然而然地在企业里搞了一些文化设施。

当这位万源农民工说出“企业文化”这个词时,未必就是按学术界的定义,把它看成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按照这个学术化的定义,就是“黑砖窖”都有它自己的“企业文化”。农民工真正关注的就是企业能不能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比如能不能方便地看书、看电影、上网、接受培训等。农民工必须背井离乡去求职,除了吃好穿暖,当然需要休闲娱乐。但是把文化需求看得如此之重,成为选择岗位的取舍关键,却直到最近才开始出现的。

管理心理学曾经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在研究员工时,从“经济人”向“社会人”、最后向“心理人”转变。最初,管理心理学只把员工当成“经济人”,研究经济手段如何塑造员工的行为。行为科学就在那时候流行起来。给多少工资,以什么形式给,以什么频率发钱才能达到最好的刺激效果,早期的管理心理学总结了不少方法。

学术再精深,不过是现实的反映。早期管理心理学这样来研究员工,是因为那时候物质条件差,能够吃饱,能够养家糊口便是最大的追求。当时的员工也不是没有精神需求,但在生存艰辛这个大背景下,他们必须压抑这些需要,以挣钱为上。这一代青年农民工的父母便曾经是典型的“经济人”,几十块,上百块的工资浮动就能够决定他们的取舍。

然而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员工处境大为改善,话语权逐渐提高。管理心理学逐渐把他们当成“社会人”来研究,即员工除了干活拿钱外,还有家庭、有朋友、要休闲,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后,西方的管理心理学把员工当成“心理人”来研究,关心起他们的心理需求、文化需要。因为在现实中,员工的要求也已经进化到了这个层次。中国现代化进程启动得晚,迟至这十年来,金钱才在招聘会上失去了万能的效果。农民工们还要问问企业有没有发展机会,有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等,并且把这些社会需要当成重要条件。

而现在,我们又听到了文化需要、心理需要成为求职关键因素的消息。这是一个飞跃。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心理人,其实是人从被割裂对待,到恢复成一个完整的人的过程。这种进步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当然,这个新闻也告诉我们,“有文化”的企业会受重视,“没文化”的企业危险了!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