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各位与会的作家、学者,大家好。

  

首先感谢重庆高研院和李广益成功地组织了这次活动。算起来,李广益在重庆大学任职还不到一年,能组织这么一场规模罕见的科幻主题学术研究会,非常不容易。回想起来,李广益和友人创办“科幻理论网”,差不多已经有十年时间,后来他又和友人建立起用英文宣传中国科幻的平台。李广益通过这次活动所展示的的学术资源和人脉,是他多年坚持积累的结果。

 


  

虽然在会上我已经口头表示过这种感谢,但这里还要以书面形式再表示一次。我希望国内其它高等院校有志科幻的专家学者能够以他为榜样,引本校资源为科幻搭建更多的学术研究平台。全中国有五到十个这样的工作坊,就能让中国科幻的学术研究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我抱着学习和观察的动机参加这次会议,所以会前没提交论文,主要是想听听现在学术界在科幻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两天会议上获得不少收获,有待日后慢慢消化。下面,我仅就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会上,许多发言人使用了中西文化矛盾、后发展国家等术语来解释中国科幻中的现象。我想介绍一种新视角,那就是现实中科技工作者的文化自觉趋势。从这个角度去观察,许多有关科幻的难题会迎刃而解。

 

大会现场

 


  

我们先看一个曾经的“后发展国家”,资料参考《剑桥科技史·俄罗斯与苏联卷》。19世纪初,俄国科学明显落后于西欧,被贬为“科学边疆”。当时俄国就有知识分子在议论,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就不行?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没有科学的种子?斯拉夫文化在这方面比拉丁文化、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天生有缺陷?或者天主教和新教比东正教更容易推动科学发展?

全文发布于:
http://kejiwenhua.cn/aspx/default/newshow.aspx?classid=149&id=1487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