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92年到199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上一个波峰,掉头急转直下。科幻片本来就属于小类型,在大市场崩盘的情况下,生存条件更为恶劣。
 

199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毒吻》得以在全国上映。这是中国第一部环保题材的科幻片,标志着中国科幻片在思想取向上开始与国际接轨。故事讲的是,某化工厂一对夫妻喜得贵子。不料母亲在亲吻孩子后死亡,父亲也紧随其后故去。市长的女儿林医生收养了这个婴儿,并取名为三三。然而他却是一个受污染而变异的孩子。《毒吻》的情节便从此发展起来。

 


 

《毒吻》以“献给世界环境日”的字幕和污浊的尘烟开始,鲜明地点出它要叙述的主题。影片经常通过主要人物的台词,争论“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环境保护”。虽然显得直白,但这个主题在当时却足够先进。
 

为了体现国际化,影片里甚至安排几个外国科学家讨论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少台词张口“人类”如何,闭口“人类”怎样,这已经很接近科幻片的思维方式了。“人类”是许多科幻片里隐蔽的角色,具体角色往往只是“人类”的代表而已。
 

一个迅速成长的变异孩子,拥有负面的超能力,且被关在科研基地里生活。《毒吻》里的这些情节与1989年出品的美国科幻片《变蝇人2》很类似。遇到雷电身体便会暴胀,这个科幻设定在知识基础上很弱,但与一生气就变身的“绿巨人”相比,也弱不到哪去。所以说,除了没有标明是科幻片外,《毒吻》从各种角度来看都是典型的科幻片。
 

《毒吻》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恐怖片的手法。幽暗的超现实的蓝光,噩梦与现实穿插,大量使用特写、音效来制造恐怖效果。虽然现在看来都属于小儿科,但一些观众回忆起这部电影时,承认当时被吓得不轻。
 

电影把两种发展倾向的代表人物设定为一对夫妻,市长丈夫要大上企业,环保局长妻子要阻止丈夫的决策,以保护环境。将对待环保、对待三三的不同态度安排在一家人身上,制造了足够的戏剧冲突。所以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不冷场,环环相扣。当林市长必须决定特警是否可以击毙三三时,矛盾激化到了极点。
 

当然,作为科幻片的早期尝试,《毒吻》肯定比较粗糙。电影把三三变异的原因解释为“污染”、“剧毒物质”,而说不出具体是什么物质,这与“瘴气”一样是前科学概念。只不过对于当时,甚至今天的电影观众来讲,说到这里已经足够让他们看明白。
 

三三的变异肯定是影片重要的科幻点,编导没有避重就轻,对三三的几次变异进行了重点描写。限于当时的特技水平,很难用画面表现这些变异,唯一的手段就是不停地切换镜头。不过,对于三三这个角色来说,应该选择外形特殊的小演员,并且要经过一定的化装,让他带一些古怪,有点“邪气”。而《毒吻》的导演恰恰选择了三个外形普通的孩子来扮演不同体型的三三,尽管后来将三三化妆得近似吸血鬼,但丑陋有余,邪气不足。
 

特技不够动作补,导演知道要给三三设计一些特殊动作,以表现他的不正常。然而影片里出现的诸如“仰天狂叫”、“面目狰狞”、“缓缓逼近”等动作都很幼稚,只是为怪异而怪异。
 

三三被发现有剧毒后成为监控对象,然而其监控程度时松时紧,似乎完全看导演要怎么发展故事,显得过于随意。影片为了表现市长一家对三三的关爱,常常人为放松监控尺度,让市长一家能随意接触到三三,或者让三三来去自由。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情节的可信性。
 

电影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三三逃离市区后被农民康大炮收留。康大炮是个武侠迷,看到电视上有关三三的通辑令毫不在意,反而问他“一身毒功是怎么练的?”想拜师学艺。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武侠文化作为最早的通俗艺术席卷大陆,科幻文化要晚到二十一世纪初才拥有同样的势头。《毒吻》这个细节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流行文化趋势。
 

这部电影改编自哲夫的同名小说。哲夫是大陆最早一批关注环保问题的作家,小说《毒吻》也是最早的环境文学代表作之一。有小说的基础,这使得影片故事饱满,矛盾线索丰富。哲夫不仅是原创,而且亲自改编,保证了原作的内容尽可能不走样。
 

1995年,科幻片《再生勇士》与观众见面。主人公宋大卫是公安干警,1996年(影片拍摄的次年,一个假定的时代背景),他在追捕国际犯罪分子元安的过程中身负重伤,成为植物人,在昏迷中度过了八年时间。遗传基因专家李明研制成功基因治疗技术,可以使细胞恢复活力。她的儿子偷来这种药剂,令宋大卫复活。

 


 

由于有八年的时间差,宋大卫不适应现代化的侦查技术,成为编余人员。元安此时以外商身份潜入中国,秘密用电脑芯片植入人体,控制他人的的思维和行动。他为了提高技术水平,绑架李明为自己服务。宋大卫再次出击,成为“再生勇士”。
 

此片的科幻含量很高。而其动作水平达到了同期国产电影的一流。可惜由于时值九十年代中期,国产电影市场整体滑坡,人们纷纷转去看电视剧。《再生勇士》的影响力远远无法与萌芽时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相比。
 

如果你看过《再生勇士》,你会发现,它可以分成两部电影。一部是动作片。那些打斗、飞车、枪战等镜头,已经达到了同期国产电影的一流水准。另一部是科幻片,则刚刚处在萌芽状态。片中的科幻元素并不少:基因工程、人体改造、时代差异等等。但它们都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惊险动作方面水平高,而科幻方面水平低的原因,并不是钱的问题。怎么把钱怎么花在“科幻”上,或者说,怎么作电影语言来表述科幻构思,这正是科幻导演缺乏的专业知识。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