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造几副眼镜看科幻
——代前言
(一)
如今流行三D电影。去看这种电影时,你必须从服务员手中领取特制的眼镜。看的时候如果嫌眼镜戴着累人,摘下眼镜休息,你便会发现银幕上昏花一片。当然,即使这样,你还能凑合着看几眼。如果是红外夜视仪,或者显微镜,那么它们所提供的影像,是你凭肉眼永远无法看到的。

这里说的是真实世界,其实文学世界也一样。纷乱复杂的文学文本摆在面前,谁能说自己不需要戴任何观念上的眼镜,能够直观它们的本来面目呢?

自己不准备好清楚的眼镜,便无法阻止别人戴着扭曲的有色眼镜来看待科幻。且看下面几例言论:

在一次冯小刚与观众的座谈会上,有位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问冯导:您是否准备拍科幻片?冯回答说:“到现在我还搞不清《指环王》和《魔戒》到底有什么分别,《星球大战》到底是畜生和人打架还是畜生和人是一个帮派的?还有那种不知道突然从哪里就伸出只手来的电影我是永远不会拍的,我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第二个“不知道”也就罢了,就是科幻迷也未必都喜欢看星战,并且能分清楚里面哪派对哪派。第一名明显是搞错了科幻与奇幻的区别,第三句则是把恐怖片当成了科幻片。围绕着科幻这个话题,三句便错了两句,足见冯小刚在看待科幻时戴了什么样的眼镜。

类似的错误还出现在下面这段文字里:科幻片是好莱坞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它一般通过阴森可怖或匪夷所思的残酷景象给观众以强烈的刺激,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心理和情感体验,《世界文化》2008、1,陈雨露。显然,作者对于《E·T》、《天茧》、《200岁人》之类的温馨版科幻片毫无印象。

有时候,对科幻的有色眼镜还会出现在某些非常严肃的文字里,比如下面这段:冯内古特早期的小说,如《自动钢琴》(1952)、《猫的摇篮》(1963)等都采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因此常被人误解为科幻作家。其实他是利用科幻小说这种通俗文学的格局来表现严肃的主题……(《冠军早餐、囚鸟》前言,译林出版社。

想象一下,有位美国黑人通过努力成为科学家。这时一个白人走过来夸他:黑人通常都很笨,但你却很聪明,你就是一个黑皮肤的白人啊!

试想,这位黑人应该怎么反应呢?当然,现实中人们不能公开发表人类学意义上的种族歧视观点。而那些文学艺术类型之间的“种族歧视”却可以大行其道。

对于一种历史悠久、篇目浩繁的类型文学,如果只是随手抓其中几篇来看,肯定不会有全面而准确的印象。比如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给主流文学下个定义:主流文学就是一种讲如何偷情的小说。不是吗?翻开国内主流文学刊物,随便找十几篇来读,哪篇没讲过各式各样的非婚性行为呢?

所以,当你着手了解科幻文学时,少不了先要戴几副提高视力的眼镜,它们会尽可能帮我们看清楚这些文本,而不是扭曲它们、进而贬低它们。不过寻遍文学理论仓库,我也没找到合适的眼镜提供给大家。因为那个仓库里的东西根本也不是科幻作家们制造的。所以,在开始全书正文之前,我不得不先打造这么几副概念眼镜,提供给大家。

(二)
第一副眼镜,什么是科幻?

在过去十年间,不知道有多少文化名人把《指环王》和《哈利·波特》之类的作品说成是科幻片。比如韩三平,同样在回答“你会不会拍科幻片?”这个问题时做了如下的回答:“我肯定不行,但是我们会组织拍摄科幻片。我拍《建国大业》是因为我了解那段历史,而且有兴趣趣。换一个题材让我来拍,肯定就砸锅,这个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但是中国肯定会有灾难片类型,你看《西游记》、《封神榜》,我们祖先的想像力远超过美国人。所以我觉得我们有5000年灿烂的文化资源,中国电影前途无量。”

奇幻与科幻的区别,这些年不知道整迷糊了多少人。有些作者虽然写了典型的科幻作品,但反感被称为“科幻作家”,如倪匡。有些作品在科幻与奇幻之间打擦边球,如科幻片《生化危机》与“吸血鬼”题材难以区别。更加上在人类文学史的早期,怯魅过程尚未开始,从古代文本里把它们分清楚更困难。所以,不先打造一副清楚的眼镜,怎么能把科幻从万千文本中挑出来?

什么是科幻?即使在科幻圈里也不难找出一百个定义。有的学术研究著作把这些定义收集起来进行分析,居然有几十页之多。本书不是一部学术研究著作,就不一一咀嚼这些概念了。笔者仅从文本的表面现象出发,给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极具可操作性的定义。

科幻就是有幻想、无鬼神的文艺作品。

与科幻并列,奇幻就是有幻想,有鬼神的作品。还有第三类幻想作品,里面有纯粹的幻想,既无鬼神也无科学。可以暂时称为超现实主义作品,或者纯幻想文学。如卡夫卡的小说,或者电影《傀儡人生》。

当然,如果你去逛书店,你可以从图书封面上看到五花八门的“X幻小说”的字眼。那基本上都是书商炒作的方式——我总要给我这套书找个不寻常的卖点吧?其实从逻辑上推论,文学世界里只可能存在这三类幻想文学。首先,它们都有幻想情节,以区别于现实主义作品。然后,科幻对幻想情节给予科学上的解释,奇幻对幻想情节给予魔法、巫术方面的解释。如果根本不解释,那就是超现实主义作品。

还能有什么“幻”呢?不用深钻某部作品的主题,仅仅就表面的情节而言,我们就能知道它是不是科幻。这是一副多么简直实用的眼镜啊。

(三)
第二副眼镜,科幻是类型文学的一分子。

无论你打开哪个文学网站,都能发现上面分门别类地把作品归于各种类型——科幻文学、奇幻文学、武侠文学、军事文学、侦探小说、历史小说……有的网站竟然能开列出二三十个类型之多。

显然,科幻是一种类型文学。理论上讲,类型文学应该是科幻文学的母概念。要知道什么是科幻,一定要先知道什么是类型文学。

然而什么又是类型文学呢?至少现在,文学理论界并没有提供印着这个名字的理论“眼镜”。前几年倒是有出版商炒作“类型文学”概念。仔细一看,其实只是炒作了其中的一个类型——悬疑小说。所以说“类型文学”这个词已经存在,但其意义还很不清楚。

在不那么严格的表述(论文或专著)里,主流文学评论家大致认为类型文学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它们都是“非主流”,是他者,这是全部观察的出发点。其次,它们都是套路化的文学,看头就知道尾。进而认为它们基本上由商家操作,作者通过某种流水线方式把它们写出来。

这几条中没有一条可以成立。首先,“主流文学”又是什么呢?象“科幻”、“武侠”这样的类型文学,现在确实呆在非主流的位置上。但是所有小说当年可都上不了台面。最初不过是说书人的话本,供大众娱乐用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如果一位学者在美国高校里开出“小说创作技法”、“小说研究”之类的课,还是会被同行耻笑的。在当初,诗歌、散文那才叫文学。现在的主流文学其实不过是先进入庙堂的某些类型文学而已。

其次,套路化不是非主流类型文学的特点,而是一切低水平文学的特点。因为作者水平低,缺乏创造力,写来写去自然会套路化。不去看那些经典,而是翻开随便某期主流文学刊物,上面有多少作品不是套路化的作品呢?相反,我也可以随便拿几本无法“看头就知道尾”的科幻小说出来,提供给主流文学评论家。

再次,非主流的类型文学有商家操作是不假。然而试想,政府文化部门不疼、学术圈子不爱,再没有商家来操作,那非主流们还有活路吗?所以,今天一切非主流的类型文学,都必须有出版商的支持才能存活下去。这不过是追认了一个事实而已。

然而想当年,巴尔扎克、狄更斯、马克·吐温这些如今被划为“主流文学”的作家,不都是由出版商包装出来的?说白了,无非是这些人最先从“只受大众认可”,变成了“也受精英认可”,“被主流”了。

好吧,这些都不是类型文学的本质,那什么才是呢?还是打造一副操作性强的眼镜吧:类型文学就是题材十分相近,有相对固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的一类文学文本。柯南道尔被称为“侦探作家”,所以武侠迷就不大关注他。金庸被称为“武侠作家”,军事小说迷就不太关注他。以此类推。这些都是很直观的事实。类型与类型之间,就是存在着这么无形而严格的界限。

请允许我自卖自夸,这个定义有两大高明之处。第一是不包含水平的歧视。你足球踢得好,他篮球玩得帅,两者不存在谁高谁低。每个类型都有自己的写法,也都有自己的读法。并非哪个类型天生高贵,哪个类型注定低下。前不久中国作协有位官员说了句话,我认为正好体现了这个定义。他说:金庸的作品非常好,但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这些作品。至少这是一句不包含“类型歧视”的话语。

第二,按照这个定义,主流文学不过是一些已经进入了文化主流圈子的类型文学,类似于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甚至西方国家里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区别。按照这个定义,如今的文学理论不是全部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只是某些主流类型文学的理论。“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也不是全部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只不过是某些类型文学的最高奖。

就象一切民族都从属于“民族”概念一样。一切文学也都是类型文学,文学类型之间应该一律平等。这些观念对于主流文学界来说可能极具颠覆性。给上十年八年,他们都未必能接受。不过没关系,现在这还仅仅我是给本书读者配备的三D眼镜。科幻文学不应该歧视别的类型文学,当然也不会接受别人的歧视。

(四)
第三副眼镜——什么是科幻文学的源文化?

上面两副眼镜还好说,概念早就有了,我只是往里面注入自己的理解。“源文化”这个词根本就不见诸于文学理论。现在,只有一些打造乡土旅游资源的人在使用这个概念,比如“闽源文化”、“徽源文化”等等。

然而,要理解科幻文学,要知道它兴衰成败的根源,还必须得戴上这副眼镜才行。

书接上文,市面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类型文学?是几个天才坐在屋子里凭空想出来的?不可能。没有现实世界某些事物的触动,文学家脑子里不可能产生什么新东西。即使他们真能通过绞尽脑汁制造出什么与现实完全无关的作品,公众也不会接受。任何一篇文学作品能够流行起来,肯定是公众在里面看到了现实的某些影子。而任何一种类型文学能够形成,也无非是有了一些被公众普遍认可的经典。

文学世界只是现实世界的模板。现实中某个领域的人类活动被一些文学家发现、有感悟、写成作品带入文学世界、最后成功流行,才能形成相对应的类型文学。所以,一切文学的文化源头都在现实世界中。对某种类型文学起决定性影响的某个社会实践领域的文化,便是该类型文学的源文化。

比如,公案小说的源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司法实验。现代侦探(推理)小说的源文化是现代社会的司法实践。武侠小说的源文化是中世纪历史文化和中国特有的武术文化。奇幻小说的源文化是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神话传说。以此类推。

回到科幻这里,科幻文学的源文化是什么呢?罗伯茨在《科幻小说史》中已经有了从源文化入手来探讨科幻发展的思路。只不过他把科幻的源文化定义为新教文化。按照他的公式:天主教文化产生奇幻文学,新教文化产生科幻文学。

作为一位西方的研究者,罗伯茨这样理解无可厚非。经典科幻小说家几乎都是欧美人,其中当然有不少基督徒。罗伯茨也确实从大量科幻小说中挖掘出了中国读者不注意的宗教细节。然而科幻显然并非奠基于基督教土壤之上的文学,否则的话,它在西方社会之外应该没有市场才对。

科幻文学真正的源文化就是科学技术本身。它的萌芽、诞生、发展、流传,甚至其中某些潮流、派别的兴与亡,几乎都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大背景所影响。不是呆在科幻的小圈子里,而是从科学与社会这个大背景入手研究科幻史,这是本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四)
本书并非第一部中文的科幻史著作。2000年,四川辞书出版社便出版了《科幻爱好者手册》,里面收集、整理了截止到当时的中文科幻资料,包括中外名家、名作。还有两本重要的外国科幻史图书也已经出版了。它们分别是(英)约翰·克卢特编著的《彩图百科全书》,亚当·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尤其是后者,由于资料新、观点系统、翻译也不错,出版以后赢得了不少好评。那么,一个中国人写的世界科幻文学史,与它们相比又能有什么竞争力呢?

首先,本书会从中国人的角度来叙述世界科幻史。它将会提到各个时期科幻作品对中国的影响。当我们进入中小学校园,看到孩子们把世界科幻名著藏在课桌里,和老师捉迷藏时,我们必须知道,是什么力量正在影响他们。

是的,和中国人此前写过的任何领域的世界史一样,如果不是科幻文学正在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为什么要花力气去研究和介绍它呢?

其次,本书有个一以贯之的主题——科学在社会中的发展决定着科幻的发展。不知为什么,上述两本书都没有强调这一点。可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因吧。生活在科技中心的人们,似乎不大清楚它的价值。然而对于长期处在世界科技中心和科幻中心之外的中国人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再明白不过了。

最后,本书会有一切翻译过来的科幻史都不会有的内容,那就是中国科幻文学简史。上述两部作品介绍了俄罗斯、日本、甚至印度等非西方国家的科幻作品,但就是没有提到中国。我认为这是它们最大的遗憾。绝不仅仅因为我是个中国人才这么说,更是因为中国很可能是下一个科幻大国,甚至是世界科幻的又一个中心。就象二十年前那些没想到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西方人一样,上面两位作者显然也没注意到中国科幻有着多么巨大的潜力。

有吗?没有吗?

且看本书分解。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