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搞科普?没钱啊。

如果你是一位科普工作者,这类感慨话语你肯定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各色人等都把科普当成一个公益性的、纯粹付出的事业。情况似乎真是这样。比如科普作家的组织叫科普作协,现在仅有一个国家级的“中国科普作协”有常设机构,能够正常运转。就连天津、重庆这样的直辖市,那里的科普作协也只是挂个名,偶尔开个会而已。平时为什么不搞活动?没钱啊!

是的,最近情况正在改变,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投一些钱在科普工作上。如果有什么科普项目,可以申请当地的科普基金。北京一地就有五百万科普基金可以申请。然而把科普仅仅当成个公益事业,认为科普经费属于有去无回,科普工作只是付出,这类观念还没有根本的改变。

不过,与此同时,一个强大的、有钱的科普力量正在社会上兴起,那就是形形色色的高科技公司。他们卖的不是油盐酱醋,要让他们那些新产品为社会所接受,不花钱科一下普是绝对不行的。

别的不说,如今只要我们打开电视,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医药广告,几乎就等于接受免费的医学科普教育。什么“核酸”啊、“宿便”啊、“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啊,各种医学生理学概念都可以在短短的广告里得到形象而简练的介绍。如果一个人看遍所有电视台的此类广告,再去参加中学的生理卫生考试,应该能答对八九不离十。

九十年代初,格兰仕公司开始造微波炉。当时中国人哪里懂得用这个东西。格兰仕为此制作大量的电视节目,把微波炉的工作原理讲授给公众,教人们怎么使用它,教人们不要害怕它的辐射,居然硬生生培养出一个微波炉市场。北方加湿器市场则是由亚都公司培养的,中央空调市场是远大培养的,当时他们都没少投入宣传力量来普及有关的知识。

与此同时,皇明太阳能公司组织各种科普宣传队,到处宣传太阳能的价值。十几年下来,仅皇明一家生产的太阳能产品总功率就等于一个欧盟!我小的时候,太阳能还是科幻中的高科技,或者只出现在科技新闻里。经过皇明这么一科普,太阳能的概念已经家喻户晓。

时至今日,那些投资于生物工程、纳米技术、或者物联网的公司,又开始从他们募集的风险投资中分出好大一笔钱,进行各式各样的科普宣传。随便哪家这类公司一年的宣传费,恐怕都足够中国科普作协运转一年,或者等于北京市科委那笔基金。

当然,这些公司宣传某一科学概念,只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格兰仕的微波炉,皇明的太阳能,远大的中央空调都还货真价实,而那些医药广告中出现的产品是否有效,还需要观望。不过即使是想卖假药,为此而宣传的医学生理学知识却并不假。

搞科普没有钱?哼哼,那要看你是否把这些力量划在科普范围之内。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