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吃”的梦想
 
(一)
去年年底,灾难片《2012》让中国观众大开眼界。火山、地震、海啸……这部电影简直成了灾难大拼盘。然而,如果统计一下杀死人类的总数量,上述灾难全部加在一起,还不如一种缺乏视觉冲击力的灾难——饥荒。一次大饥荒通常延续一两年,死亡百万人,将整个国家笼罩其中。

今天,当我们吃着麦当劳和方便面时,或许会觉得饥荒只是黑非洲国家才要面对的问题。其实不然,大饥荒的威胁已经再度逼近。去年九月一次联合国会议上,潘基文呼吁各国联手限制饥荒。由于食品价格猛涨,全世界饥荒人数已经恢复增长。气象学家指出,全球气候异常将使粮食作物大大减产。而发达国家推广生物能源的计划,也对贫困国家粮食作物的生产面积产生了巨大冲击。

相对而言,土壤学家的忧虑更为现实。他们指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生长于平均厚度只有几十厘米的表层土壤上。由于种植方法不当,大量使用化肥,这么薄薄一层土壤的沙化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如果不予以改变,大饥荒再度降临将不是杞人忧天。

关注一切未来发展的科幻作家们也关注过农业科技的发展,并就此提出过许多有趣的设想。

(二)
提到《海底两万里》,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它预言了潜艇的出现。其实早在十七世纪,荷兰人就制造出了原始的潜艇。南北战争中,潜艇已经在美国投入实战。凡尔纳笔下“鹦鹉螺”号之先进,并非体现在能够潜航上。它还是一艘移动的海洋生物资源提练厂,那部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海洋食物和经济作物清单。

在小说里,尼摩船长和他的部下出于某种原因厌弃陆地,甚至不愿意食用陆上的食品。这样,大海就成为他们获取食物的惟一来源。作者详细地描写了这个海底小部落的食物来源:一盘“牛肉”,其实是海鳖的里臀;一盘炖猪肉其实是海豚的肝;此后有用鲸奶制作的奶油糕;还有从北极海藻中提取的糖;用海洋生物“秋牡丹”制造的果子酱。

除了食品外,尼摩船长还用一种贝类的足丝制造衣服,从地中海海兔中提取染料,从海产植物中提取香料,用大叶海藻制成床垫。尼摩船长平时用鲸鱼须制成的笔,蘸着墨鱼汁写字!

不仅如此,尼摩船长还发展了海底养殖业:培育巨型珍珠,再卖给地面上的朋友,把收入用来资助各国民族解放事业。甚至,闲暇时间中,尼摩船长还带着伙伴在海底森林中打猎。可以说,由陆地农业提供的一切,尼摩船长都可以在海底世界里重建出来。

据说由于身患糖尿病,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凡尔纳酷爱在小说里描写食物的获取问题。《海底两万里》中的这些描写,或许就是作家饥饿状态下的幻想。单是从“靠海吃海”这一点来看,“鹦鹉螺”号到今天还没能被建造出来。时至今日,排水量更大的核潜艇同样能在海面下隐藏一年半载。但他们还必须靠陆地提供补给才行。

 
(三)
   从野菜、野果到今天的农作物,人类经过数千年良种选育才获得了现在的单产水平。科幻作家已经不满足于这种慢腾腾的脚步了。他们希望用人工方式制造出新的食用物种,丰富人们的餐桌。

早在三十年代,“基因”、“基因工程”、“转基因”这些概念尚未出现时,前苏联作家别利亚耶夫就创作过科幻小说《永生粮》。这是科幻中少见的一部描写食品科技的佳作。科学家布罗依尔发明了“永生粮”。它是一种菌类,只要放在空气里受阳光照射,菌团就会通过合成氧而生长。吃起来有果酱的味道,不难入口。

有趣的是,布罗依尔彻底解决饥饿问题的宏愿却被市场经济法则淹没了:“永生粮”到处滋生,导致粮食价格大跌,农民破产。布罗依尔反而成了农民的罪人。在小说结尾处,全世界不得不联合起来,清除到处泛滥的菌团。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在于它全面地描写了农业科技成果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是的,粮食问题从来就不单纯表现在餐桌上。

前几年有报导说,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发现了大型“粘菌团”。每块重几十斤,形似肉团。把它们抬回来泡在水里,它们就会自然生长,不发霉,而且吃上去有点肉的味道。这种粘菌团的主要成份就是蛋白质。如果不是它生长速度太慢,几乎就是大自然提供的“永生粮”了。

《永生粮》是第一部以农业技术为主题的科幻小说。这种完全以农业,以食品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在欧美发达国家里很罕见。或许正是乌克兰刚刚发生的大饥荒,刺激了作者的题材选择吧。

(三)
饥饿催生吃的梦想,这个规律在中国体现得最明显了。可能再没有哪个国家的科幻作家,象中国科幻作家这样写了那么多与农业有关的科幻作品,并且集中出现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个“短缺经济”的时代里。

畜牧业大大丰富了人类的食谱。不过上千年来,人类饲养对象的名单并没有多大改变。科幻作家不甘寂寞,去寻找新的人类朋友。除了蜜蜂、蜗牛等极少数例外,为人类所训养的动物总要有一定的智力。所以,鲸鱼便成为科幻作家在这个领域的首选。迟书昌在《大鲸牧场》中,就描写了对鲸鱼的人工饲养。当然,鲸鱼经济价值极高,也并不只是用来作食品。

五十年代,迟书昌创作了《割掉鼻子的大象》,描写了一只二万五千斤的肥猪。科学家们通过电波刺激脑垂体的方法将它育肥。现在,这个预言已经有部分得以实现。如今的饲养场里确实在使用含有激素的饲料,但这样得到的肉食对人体健康并没有好处。不过在那个只求吃饱的时代里,这篇小说曾经轰动一时。

整个文革期间,中国只发表过一篇科幻小说,就是叶永烈的《石油蛋白》。作者设想了从石油里提练廉价蛋白原料的前景。在迟方的《机下蛋,鸡生……》中,人们已经可以用机器将蛋白质合成为鸡蛋,并且可以随意配入各种添加剂。养鸡场的生意则日渐萎缩。后来,通过某种技术合成新饲料,鸡吃后可以生产APT塑料,又使活鸡派上了新用场。

前不久,贫困的非洲和富裕的美国打了一场“捐助官司”。美国人把转基因食品列入输送非洲的救灾物资里。而受援的非洲国家则坚决抵制,宁肯挨饿,也不吃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的转基因食品。这是当今社会给予转基因食品的最强烈的怀疑。

其实,转基因食品早早便出现在科幻小说家的笔下,并且还是作为未来世界的美好图景之一被展示给大家。在叶永烈的名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未来市”的居民就给小灵通品尝了通过基因技术改造的蔬菜。它实现了七十年代末还堪称奇迹的梦想——反季节载培。当然在今天,并不需要那么高的技术手段,大棚种植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几十年过去,时代改变了。对科技的普遍热情被大量质疑所取代。在《替天行道》(中国作家王晋康著)里,MSD公司在他们的种子里埋伏了自杀基因。这看起来更无可厚非:MSD花了几十亿搞出这么个高产品种,如果农民们自己留种子,公司迄不要破产。但是由于技术问题,自杀基因蔓延开去,杀死了大批农作物,导致了一场生态灾难。

其实,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并不在于它们吃起来可能有毒。不管天然的,还是人造的基因,都要在酶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转基因食品的麻烦在于它们有破坏生态的潜在危险,而这正是《替天行道》的主题。比如,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研制出不含棉子酚的棉子,这种棉子可供人类食用。然而,天然棉子之所以有毒性,正是棉花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如果能收获可食用棉子的棉花大面积替代天然棉花,会不会对这个物种产生重大威胁呢?

有趣的是,读到上面这些小说,其中包含的时代差异令笔者唏嘘不已。如今成为国际矛盾小小热点的转基因食品,曾几何时还被科幻作家大力提倡过。而市场上虽然还没有机器制造的蛋,不过“土鸡蛋”的价格要超过饲养场出来的鸡蛋。回归自然已经成为新的潮流了。

(四)
人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饥荒,并非只仰赖增产这一条道路。防腐、冷藏等技术也出了大力。当然,它们似乎都没有产量倍增这么有戏剧性,能够提到科幻作家的青睐。

由于中国人早已经吃饱穿暖,中国科幻已经有二十年没再出现过以农业为主题的作品。不过,假如我们把前瞻性作为评论科幻作品的一个标准的话,或许我们的科幻作家应该再去重视一下“吃饭”这个貌似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