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超越政治去看人
——点评《古峡迷雾》
当我接受出版社邀请,为童恩正这篇经典写评论时,我就住在重庆市区一个叫“巴国城”的旅游景点对面,那里处处可以看到《古峡迷雾》中提到的历史典故。只有一个除外——人们在现实中仍然没找到“巴人”最后的下落。

按照刘兴诗的观点,童恩正这篇作品其实也算是“科研的继续”,是作者面对历史学中一个谜团产生的构思。甚至这个构思就产生于他在考古现场的所思所想。除了被大书特书的帝王将相之丰功伟绩外,中国历史里面这些未解之谜其实很多很多,就看哪位作者有识珠的慧眼了。

在这篇写于“反右运动”之后,“四清运动”之前的小说里,虽然作者以美国考古学家史密斯盗取科研资料为主线,但并未落入当时“阶级斗争”的俗套,而是突出了“科学家职业道德”这个人性化的主题。故事里史密斯的所做所为并非因为他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资产阶级的学者”,而是因为他缺乏科学道德。

这在当初的中国时代背景下,是具有突破意义的描写。它也反映了科幻小说本身超越政治界限,直面人类本性的特点。书写政治的科幻小说不是没有,但从未在那个时代过去后还在流传。

而且在当时,几乎所有科幻作品都发表在少儿刊物上,也都采用儿童读物所要求的写作风格。这篇《古峡迷雾》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小说的路子去写,是新中国第一篇纯粹文学意义上的科幻作品。

正是看到这篇小说,当时的著名演员冯喆认为童恩正有编剧才能,调他去改编成电影剧本,后因故未能投拍。今天看来这篇小说的故事仍不过时,非常希望有眼光的制片人能够将它搬上银幕。

有趣的是,科幻作家有想象力,文革时的工宣队更有想象力。他们居然从这篇小说里看出了“蒋经国”、“陈仪”等历史人物,并认为童恩正在为他们喊冤叫屈。我把这些“脑筋急转弯”记录于此,博大家一笑。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