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的孩子不愿长大
圣女贞德17岁带兵打赢第一场仗,项羽24岁成为起义军领袖,周恩来26岁成为黄浦军校政治部主任,拿破伦29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领导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当我们读到这些历史伟人的事迹时,也不禁为当前的青少年感慨。同样的年龄段上,过去的孩子早就顶门立户,现在却仍然在“啃老”。以前的孩子总怕别人觉得自己小,努力装着成熟的样子。现在的孩子却习惯扮嫩,公开声明自己“不愿意长大”。

难道社会越发展,孩子们成熟越晚?虽然这个趋势不算好,但确实已经存在了。美国叫他们“回巢族”;德国叫他们“晚熟雏鸟”;日本叫他们“单身寄生族”,或者“NEET人”;韩国叫他们“白手族”。都是指不愿意进入社会,不愿意承担责任,成年以后还赖在父母身边的青年。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观察到了这个现象,把它称为“心理社会性延缓”,指一些人已经到了成年,但缺乏社会义务感,拒绝履行成年人责任的现象。主要表现是不愿意就业,拒绝成家。有人呆在学校里迟迟不毕业,或者不停地读学位,但却不是为了求学问,只是在学校里混日子。

埃里克森当时认为,这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富裕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他们给孩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消费条件,让孩子从小就在消费环境里长大。孩子们不用努力就能够吃好穿好玩好。而进入成年则意味着要努力工作,承担更多责任,添上许多辛苦,所得却未必增加。许多孩子因此不再渴望成年,甚至想一辈子呆在学校里。

埃里克森得出这个结论时,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末期。那时候青少年长大了如果懒在家里不工作就意味要饿肚子,因为主要生活资料由单位分配,没有单位就没有生存空间。当时的学生们普遍觉得,作孩子时没有物质享受很正常,长大不就一切都有了?于是便渴望着成长。

然而在今天,是否就业和饿肚子的关系越来越小,一般家庭都能养得起一个无业的孩子。“心理社会性延缓”已经普遍出现在大陆青少年身上。表现为这么几个典型现象。一是“校漂族”,不断地考更高级的学历,以此为借口拒绝就业。美国校园里早就有“校漂族”。有的“太学生”在本科阶段混上十年,就是不毕业。如今这一群体已经出现在大陆校园中。

二是“啃老族”,不上学但也不就业,以父母接济为生活来源。有的人年纪轻轻,便以领低保为生活来源,从不出门应聘。

三是“扮嫩”。人长大了,但仍然喜欢——或者说故意——打扮成儿童。言行举止处处模仿小孩子。现在许多影视作品正面宣传这种“长不大的孩子”的形象,误导着观众。《还珠格格》就是典型。很多人不明白一个“傻丫头”、“弱智”为什么可以走红。其实这正说明,很多人羡慕小燕子的生活方式。

“害怕长大”,“不想长大”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问题,如果一代青少年里有相当多比例的人不想承担社会责任,将来就会导致经济增长停止,社会发展速度减慢。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在面临这个问题。意大利政府官员更是呼吁制定法律,强迫满十八岁的孩子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本文读者目前都在读中小学,然而“十八岁”离你们只有一步之遥。在你们的哥哥姐姐中已经普遍存在着“心理社会性延缓”的现象,希望你们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