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儒者”是一种怎样的人才?
——从电影《孔子》说开去
 
(一)
早在《孔子》上映前,大家就知道发哥要在电影里露两手,制服番邦使臣。由此还引起了一阵“孔子是不是会武术”的争论。等看过电影后才发现,不仅这个镜头挨了剪刀,甚至整段情节都不存在了。

可能是怯于质疑言论吧,电影在武功方面只是规规矩矩表现了孔子的射箭术,因为这被记录在孔子“六艺”之内,演出来晾无人挑剔。

当然,对于影片里位高权重的孔子来说,能不能耍功夫只是小事。电影高调渲染了孔子主持的“夹谷会盟”、“堕三都”‘“武子台平叛”三场战役,还搬请好莱坞特效团队制作大量电脑动画,个把场面甚至媲美《赤壁》。

打仗不是孔子的本份,更不是他在历史上留名的原因。所以当电影上映前被曝出有大量战争场面时,曾经被舆论认为是制片方实现商业目标的手段。然而我却觉得这些武戏十分必要,非此不能改变被扭曲的孔子形象,非此不能让人们理解“儒者”到底是群怎样的人才。

绝大部分当代中国人只是从教科书上了解孔子。那些篇章会大写孔子如何编诗经、作春秋,或者用大量篇幅讨论孔子的“哲学思想”。然而在影片里,这些事迹只不过在电影最后用几个唯美镜头,外加字幕叙述一带而过。是的,电影里的孔子仍然忠实于历史,只不过突出了孔子不为人重视的一个方面——他曾经是一个国家的权臣,他的决策可以影响国家的命运。

把孔子当成“书呆子”,只是被后世学人歪曲的形象。单就武功而言,孔子的父亲就是武士,给他遗传下一副好身板。孔子身材高大魁梧,在世时被称为“长人”。电影主演请来靠黑白两道英雄形象著称的周润发,而不是王志文这样知识分子外形的演员,其实很符合历史上对孔子的记载。

孔子本人长年混迹于江湖,直到五十岁才登堂入室。他生逢浊世,天下大乱,征战无休。那时上流社会人士练武是个基本生活内容。不光孔子,影片还表现了他的政治对手季孙斯的箭术。其实,只要不描写孔子飞檐走壁、发放外气,在我看来就算符合史实。

当然,塑造一个行动派的孔子,相当程度上是影视创作的需要。在电影《孔子》之前,大陆曾经出现过一个十六集电视剧《孔子》。在该剧中,孔子跪坐席间宣讲哲理的镜头比比皆是。那倒很符合人们心目中“思想家”的形象,但该剧却成了一个“闷片”。

相比之下,电影中孔子总是风风火火的,很少坐而论道,大部分时间是在行动、行动、行动。影片除了箭术、战术、政治辩论外,还表现了他的音乐才能。刻意塑造一个多才多艺的实践家形象。当然,这些艺术描绘并没有超越历史真实。孔子曾经以“六艺”授徒,按现在的分类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他本人必须多才多艺才行。

从紧张的政治斗争和激烈的战争场面入手描写孔子,出乎广大观众意料。即使在影片相对矛盾冲突较少的后半部,编导也是在不停的行动中表现孔子。比如他见过南子后,便要弟子马上离开这里,因为卫国局面必乱。曾经大量出演动作片的周润发,更是设计了不少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挥臂、走来走去、击鼓、长期乘车、步行于冰湖。很难把这样一个银幕形象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讽刺划等号。事实上,一个作过“委吏”(粮库主管)、“乘田”(管理畜牧)的人,怎么会不分五谷呢?那只不过是一些反对孔子的人的歪曲而已。

(二)
电影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孔子带兵打仗,虽然那在孔子一生中仅是一年之内的事,但却是他的一个亮点。其实,书生统兵且能打出一番天地,可以说是中国特色。比如中国人最推崇的统兵者不是一介武夫,而是诸葛亮。历代大儒均有带兵高手。宋有文天祥,明有王守仁,清有曾国蕃。无论最终胜败,都能打出一番气象。

影片不仅表现孔子带兵征战,还表现了弟子冉求率鲁军破齐的情节。这一事件发生于公元前487年。史书记载,冉求在战斗中亲自带队,以步兵手持长矛突破敌人。电影也表现了子路因仕途险恶,最终在战斗中遇害的故事。

这些都和人们心目中的“儒生”形象大相径庭,但却符合历史真实。孔门弟子除了电影里描写的冉求、子路外,子贡曾经靠合纵连横之术干预五国政治,后来更因为会作生意而闻名。子游和师傅一样当过城宰(市长)。子夏被魏文候请去当国师。这些弟子中唯一接近现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就是颜回。影片中颜回的戏也不少,但他在一群脸色黝黑,胡子拉喳的师兄师弟中显得很另类。

设想一下,假如一个人从没听说过孔子这个人便去看了这部电影,他或许会觉得孔子及其门徒是一个政客与武士组成的小集团。

其实,专业知识分子只是现代社会分工形成后才出现的阶层,距今不过三四百年。明朝是当时世界上教育最普及的国家,识字率仅有百分之七。彼得大帝时代的俄罗斯,象莫斯科那样的首善之区也只有百分之三的人识字。更不用说早上一两千年的孔子时代。

所以在春秋战国,一个民间人士如果专门著书立说是会饿死的。孔子不仅做过基层小官,还帮人办红白喜事。那些基层工作贯穿了他大部分职业生涯。直到后来,被视为传承着孔子思想的儒者也都不是专业知识分子。搞搞理论研究,写写漂亮文章,只是他们业余时间偶尔为之的事情,或者是从政的副产品。比如象韩愈、柳宗元这样为当代文人推崇的文章大师,在世时都不是专业作家,而是政府官员。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民间教育家,现在中国的师范院校里也大讲孔子。但孔子的教育和今天的教育完全不同。教育分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两种。孔子所教的“六艺”几乎都是实践能力。“书”和“数”虽然与现代教育中的语文、算术接近,但主要也是实践功夫,即书法和计算。

孔门弟子也并非儿童,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其中有家臣,有富豪。用一个当代术语来讲,孔子的教育类似“总裁研修班”,学生是一些早有实践经验,并且不脱离实践的人。

将理论与实践分开,一批人专搞理论,另一批人致力实践,这只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事。西方古代也没有多少职业知识分子。苏格拉底因参与政事被令自尽,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国师。直到中世纪宗教大学产生后,才出现了第一批专门靠学术为生的知识分子。

然而,今天中国人心目中的儒者形象,恰恰是由中国专业知识分子所描述的。他们当然更重视大儒们著书立说的一面。如果我们翻看辞典上有关中国历代大儒的词条,会发现他们的生平政事往往被一带而过,重点介绍他们的理论体系。久而久之,儒者在公众心目中便成了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上世纪二十年代后,中国出现一批提倡儒家传统的人,被称为“新儒家”。然而如果按历史上真正儒家的标准来看,这些人里面除了张君劢,几乎都是专业知识分子,是在象牙塔里搞学问的人。看看子路,想想冉求,我们应该知道,一群大学教授是不应该被称为“儒者”的。

(三)
在历代关于儒者理想的表述中,我们也能看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解说。比如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将“立德”、“立功”、“立言”合称为“三不朽”,后来成为儒者的人生理想。三不朽里面“立德”比较飘渺。“立言”和“立功”比较客观。所以,三不朽主要指一个人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

《礼记·儒学篇》对儒者作了这样的描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行”两字恰恰概括了儒者的实践特色。明代儒者杨继盛被严嵩杀害前,称儒者必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两句话后来被视为真儒本色,也是在提倡理论论与实践并重。

当然,“儒者”一词变成现在这副窝囊样,科举考试也“功不可没”。科举考的是文字功夫,能够通过考试的人首先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夫,甚至要有过硬的记忆力,而非机谋权变、处事为人的能力。即使孔子活在八股文时代,也未必能考得上功名。

但是,剥开这片腐朽的皮,我们应该看到“儒者”概念的内核——他们是一群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