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海归——银幕与现实

 

(一)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国家来说,“海归”曾经起到过扭转乾坤的作用。推翻满清王朝的志士中,“留日海归”就占了相当部分。中国共产党早期缔造者里,“留法海归”又是重要力量。新中国建立之后,“留苏海归”成为不少行业的骨干。

具体到“海归”这个词,据说最早出现在1999年凤凰卫视一档节目里,到现在只有十来年历史,特指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的归国人员。不过,如今不再是钱学森归国的冷战年代,国门早已大开。许多“海归”人员,特别是其中一些高层次“海归”实际上国内国外两头跑,以跨国业务为营生。因此,“海归”的界限似乎已经无法用就职于哪边的机构来判定,最好看他们事业重心在哪里。

新中国最早于七十年代派出留学生,并于八十年代初迎接他们归来。当时都是由政府机构派送出国,因此除非特殊原因,学成后返国便是他们没有选择的选择。这其中出现了大量高端人才,他们的作用不能说扭转乾坤,至少影响了社会大方向。比如中国股市的基本制度就是一群美国回来的留学人员建立的,他们中不乏有人成为证监会主席,或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入关谈判代表龙永图更是七十年代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

从那以后,留学门坎逐渐降低,普通公民不仅能自费留学,且许多人可以选择毕业后在国外发展。这样,“海归”才变成他们的一个选项,而不是唯一答案。

 

(二)

中国大规模出现自愿的“海归”潮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艺术反映生活,“海归”现象迅速地被影视界看重,一些影视作品出现了“海归”配角。比如在儿童科幻喜剧片《火星宝贝》中,“傻大姐”谢娜就扮演一个“海归”。在《桃花运》中,观众们也可以看到“海归”赵大。不过这些配角在影片里执行插科打诨的任务,并且由本土演员饰演,几乎无法反映“海归”的真实情况。

如果以饰演“海归”角色多少来看,葛优堪称第一,他演的“海归”都在影片中杠大梁,这些电影也成为“海归”电影的典型。

早在九十年代末《不见不散》中,葛优就饰演了“刘元”这位海归。严格来说是个游走于中美之间的人,大部分时间在美国,但接待各种大陆赴美人员成为他的主要生意。正是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不再只看到海外移民光鲜的一面,也能看到他们在新环境下为生活打拼的艰苦。

到了《非诚匆扰》中,葛优饰演的主人公秦奋开场便说自己是个“海归”,并且是“带项目回国”的,不过那是一个忽悠式的项目。到了续集中,秦奋又变成当年的刘元,在大陆影视广告公司里面混。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刘元”混到今天,肯定会成为“秦奋”。续集没再突出他的“海归”身份,但这个身份也并非可有可无,至少它给主人公年近五十尚未结婚提供了合理性——婚姻是不少“海归”人士的痛处。

即使葛优到此为止,以后不再出演“海归”,这位从未有“海归”经历的演员也可以算上“海归”的专业户。由他饰演的这些角色不再有什么“精英”色彩,而是为生活所迫,游走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普通人。但这正是如今“海归”大军主力们的真实写照。

 

(二)

十年前,一部名叫《远嫁日本》的电视剧与观众见面。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对它有印象,但这应该是第一部由“海归”投资讲述自身经历的影视作品。笔者曾经与制片人耿忠见过几面,她便是那位远嫁日本的主人公。

严格说来,耿忠和《不见不散》中的刘元一样,游走于中外两个社会背景之间。目前她是东京电影节中国电影策展人,同时还引进一些日本的商业项目到中国来,甚至她的时间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平均分配。这些拥有自己的事业,空中飞人式的“海归”成为海归大军中的第一梯队。

说到表现“海归”生活的电影,《不如归去》算是其中的代表作。这是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编、导、演、摄、录、美各环节都比较业余。然而它的意义不在于电影本身,而在于这是由“海归”投资拍摄,讲述他们自己生活的电影。真实性无可比拟。

国内影视剧往往将“海归”漫画化,其中一个常见手法就是让他们穿时尚名牌,打扮得很潮、很洋气。这并不符合“海归”的实际情况,他们大多是高级白领,以工作为重,并不是花花公子。而在《不如归去》中,海外移民的形象不仅不时尚,和如今大陆人的穿着相比甚至有些老土。

《不如归去》以杨清风、吴玲夫妇为主线,讲述一群留美人士在海归这个选项上面的各种表现。电影开始于美国金融危机,结束于奥巴马上任,正是经济压力制造出大批失业“海归”的时候。这个背景在电影里有充分表现,很多人选择“海归”只是因为在美国失业了。

电影一开场,这群游子便在讨论“海归”问题,从头到尾都是电影主线。这和当年《北京人在纽约》中那种“誓在美国生根开花”的劲头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主要人物在这个选择上都是一波三折,但“海归”大方向从来没变。正如影片中台词说的那样,归不归只是时机问题。这部在美国拍摄的电影没有条件拍摄国内场面,但通过一些情节叙述,能让我们看到中美经济这几年此消彼涨造成的巨大落差。

片中这些“海归”并非前面说的拥有事业的第一梯队,但也不需要在餐馆里洗盘子度日。他们在美国只是普通打工仔,有份稳定职业,但受到“玻璃天花板”的限制,没有远大的前途。编导甚至让吴玲用素描来画出白人社会中这个潜规则。而杨清风虽然做到中层干部,但那只是个靠转卖大陆血汗工厂产品度日的小企业。

家庭和亲情是这些海外游子必须付出的代价,电影里用两个三角恋来反映这个普遍存在的现实。家不能在一个地方扎根,本人便很难在那里扎根。这是促成“海归潮”的一大动力。

影片如实反映了这些人“留”或“归”的不同心态。比如吴玲是个理想主义者,带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慨离开大陆,最后却坚决回到中国。因为她看到美国商人照样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中国,现实让她从云端落到了地上。

一个人处在两个文化圈之间,不是变成沟通两者的桥,就是从两者的缝隙中漏下去。“海归”的成功在于此,他们的尴尬也在于此。电影很好地反映了这个现状。

一位身居巴黎的法国企业家说,从他家窗户望出去,风景三十年都没有变化。而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里,都不可能有这样凝滞的风景,三十年的变化能赶上别国几代人。于是,对于走出去的国人来说,他们回来后还要重新适应变化的环境。影片里几位主要人物刚够而立之年,毕业只有七八年,但已经以对国内环境需要重新适应了。影片中不乏讨论国内房价、物价的段落,并且总是带着惊讶的语气讲出来,国内政策上的变化更是令海归眼花缭乱。

 

 

(三)

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屡屡制作过象《打工妹》这样反应时代变迁的影视剧。《故乡的云》便是国内第一部描写“海归”回国创业的电视剧。虽然该剧视角仍然是国内人讲“海归”,不免戴着“外人”的眼镜。但为了真实,剧组专门寻找大量“海归”演员出演其中的角色,他们能讲纯正的外语。甚至男主人公的儿子也是一位“海归第二代”——出生在国外,汉语都不算很利索的孩子。

该剧以“海归”创业为主线,较好地反映了“海归”这个身份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男主人公简牧风不愿意接受美国国籍而回国,剧本并没有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而是强调中国暂时不接受双重国籍的现实,这个国籍问题确实阻碍了一些“海归”的创业之路。

如今,不少80后、90后直接到国外求学,毕业后直接回国工作,成为“海归”中的最新一代。其中也有人以演员身份登上银幕。比如在加拿大学习的袁新,靠“红楼选秀”进入大陆影视圈。不过他后来只是在电影《毕业》中出演一个国内大学生。目前尚未在银幕上看到新一代“小海归”的形象。

与前辈“海归”完全不同,这一代“新新海归”走时都还是孩子,出国与其是他们的选择,不如说是家长的选择。他们很少抱着理想主义动机出国,更多的是新鲜感。小小年纪便去到国外,很容易适应当地文化。

随着中国与世界进一步融合,“海归”群体肯定会越来越大。而反映“海归”的影视剧也会越拍越多。无论现实还是艺术中的“海归”,肯定会进一步吸引国人对这个特殊人才群体的关注。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