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久前,网络上传出“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妻子施暴的消息。李阳反应很快,马上予以承认。作为危机公关的一个手法,这是很正确的一步。但接下来那一步,至少我是不认可的,那就是对外宣称自己正在就此接受“心理治疗”!

“治疗”的对象是什么呢?是“疾病”,也就是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生理变化。比如说一个人经常说脏话,别人会觉得他不文明,应该改正。因为他可以控制自己说什么话。但如果一个人因为感冒而打喷嚏,没有人会强迫他克制自己。因为“打喷嚏”是一个由生理变化驱动的行为。

那么,心理疾病中的“疾病”也应该这样理解吗?是的,只有明确由生理病变导致的行为异常才能称为“心理疾病”。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导致轻燥狂状态,就是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的原因是血清素分泌异常。也算心理疾病。但是一个男人打自己的老婆,至少现在还没发现哪种生理病变是其原因。

事实上,由于必须有生理病变这个硬约束,真正能称为“心理疾病”的异常现象少而又少。你会从医院心理科的网页上发现它们的清单,其中肯定不包括“家暴”。而在舆论界,这个词早已经被用滥了,并且在许多场合成为罪错行为的遮羞布。不久前,某心理学家为药家鑫辩护,就是想把他的行为描述成不受自己控制的异常行为,可惜实在找不到哪种心理疾病症状能与其犯罪行为对上号。

这种新潮的遮羞布在国外也时有耳闻,比如老虎伍兹在外面乱搞女人,被发现后声称自己患“性瘾”,也是去作了所谓的治疗。

说到这里,应该向大家介绍西方建构主义学派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个学派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的,但没有人会客观地看待它们。如何给它归类,定义,严重影响着人们对这些现象的判断。建构派的学者用这种观点分析了当时已经泛滥成灾的各种心理治疗,认为大部分所谓“心理疾病”都是“建构”出来的。以前人们不拿这些行为当成“病”,现在贴上了“疾病”的标签,它们的意义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建构主义者提出这种看法,当时是为了批判所谓的心理治疗专家。认为天底下之所以有那么多“心理疾病”,是这些专家们贴上标签用来吓唬人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自己可能有病,他们的生意岂不是会更好?现在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许多当事人也发现“心理疾病”这个概念很好——我这是有病,我可以不对相关的行为负责。

建构主义产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中国人还很少知道什么叫心理学,什么是心理规律,对于各种行为都只是从道德、政治方面入手去评价。如果当年李阳打了老婆,会被称为“大男子主义”,交给妇联来处理。一晃三十年,各种半生不熟的心理概念已经满天飞,有人把它们捡起来当遮羞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人会说,李阳确实为此接受了某心理机构的辅导啊。是的,但那和心理治疗没有任何关系。所谓心理辅导,或者心理咨询,是从心理角度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或者化解某个问题心理侧面的因素。心理咨询师不是医生,没有行医资格,也不能随便称自己在“治疗”。心理治疗是医生处理心理疾病的专利。

难道李阳声称自己在作“心理治疗”只是口误?是因为他不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区别?我想未必。李阳和妻子那么多年不和,什么时候不能去接受所谓的“心理治疗”,非到家丑已经外扬的时候?李阳承认自己已经请了公关公司,声称自己接受心理治疗,当然可以理解为危机公关的一个步骤。

作为心理工作者,衷心希望心理治疗不再成为逃避责任的遮羞布。否则的话,监狱里一半犯人可能都需要放出去“治疗”,而不是服刑了。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