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久前,特技大片《美少女特攻队》被引入中国,让游戏迷和动漫迷出身的电影观众大饱眼福。电影主人公“洋娃娃”被养父陷害,关入精神病院。通过行贿,养父令“洋娃娃”被鉴定成有暴力倾向,需要做一种脑外科手术。当医生用钢锥刺入她眼眶的瞬间,“洋娃娃”进入了幻想世界。后面大部分电影情节,尤其是那些火爆的战争打斗场面,其实都是“洋娃娃”在手术时产生的幻觉。

作为影片重要线索,那种仿佛酷刑一样的手术名叫“脑白质割断”术。在外国电影里,这种手术一直作为“邪恶元素”而存在。在1975年拍摄的《飞越疯人院》中,主人公默菲缕犯院规,被施以这种技术,变得如同行尸走肉。病友出于同情将他用枕头捂死。在美国大片《脂粉金刚》和《禁闭岛》中,主人公都被迫接受这一手术,并且均被描写成受了迫害。

在日本电影《追捕》中,主人公杜丘潜入精神病院,发现证人横路敬二变成了痴呆,于是质问幕后黑手常纲了介:你给他作了什么,脑白质切除?常纲回答说,外科手术嘛,我是不喜欢的。呵呵,他有更狠的东西。总之,文艺作品只要提到这门技术,一般都不是好事情。

其实,发明脑白质切断术的人并非法西斯,其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人变成白痴。上述影片对手术后患者行为的描绘,是把意志淡漠误认为是智力下降。两者在行为表现上确有类似之处,但患者的智力并不下降,仍然象以前那样能读,能算,能写,能画。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葡萄牙神经病学家埃加斯·莫尼兹最先创造这一技术,期望通过切断大脑前额叶与丘脑间的神经纤维,让异常思维活动转为正常。莫尼兹由于发明了这一技术,成为精神外科的创始人,并获得1949年诺贝尔医学奖。

后来,美国医生弗里曼改进了他的手术方法,其结果就是我们从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医生用一个榔头将钢锥从病人眼眶凿入脑中,迅速毁损相应的神经。电影导演用特写的方式,把这一过程拍得十分恐怖,胆小的观众都捂上眼睛。其实在当时,这种不需要开颅的脑手术已经是很便捷和人道的了。

人脑各部位有不同的分工,额叶部分控制行为。如果切割这一部分与其它部位的神经联系,人的行为意志就下降了许多,这是脑白质切断术的理论基础。其实这是一种“玉石俱焚“的方法。许多患者接受这个手术后,往往坏的行为消失了,好的行为也大大减少,变得麻木不仁,无所事事。据说肯尼迪家庭成员罗丝玛丽接受这一手术后,生活都不能自理,在医院里渡过残生。

据统计,接受过脑白质切断术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比较成功,三分之一无效果,三分之一有负面效果。失败案例这么多,使得它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美少女特攻队》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该技术正风靡一时,甚至有人仅仅由于顽固的头疼,就去让医生在脑袋上穿一椎。在今天,西方国家已经很少有人实施这种手术。

靠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损伤大脑,进而改变行为,这类作法无论如何都要慎之又慎。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一些神经科医生最近几年开始用类似的技术治疗“网瘾“,治疗“强迫症”。这些都只是心理问题,用外科手术解决心理问题,比当年用它治疗严重的精神病还宽松了许多,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而一些“病急乱投医”的家长,甚至当事人也颇愿意接受这种手术,以求得快速解脱。卫生部曾经发文,坚决禁止在网瘾治疗中使用这类手段,可见它已经在暗地里流行了一段时间。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