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现在的年轻人啊,意志薄弱,怕吃苦,没有责任感,没有远大理想!”

这是在谈论“80后”还是“90后”?都不是,这是1986年笔者刚读大学时,报纸上对我们这些“60后”的评价。当时报纸上传播着一条新闻:某高才生从外地考到天津的大学,因为连衣服也不会洗,母亲只好陪着一起来。当时可不是今天,家家住房困难,哪里有多少空房能出租的。那位母亲最终没法在天津住下,只好给孩子办了退学手续。

90年代初曾经有一部电影,名叫《过年》。梁天和马晓晴在片中扮演一对年轻恋人,两个人整天游手好闲,但却想结婚。所以便趁着过年全家人都到齐的时候,向父母和兄长们“募捐结婚”。这可能是银幕上最早出现的“啃老族”形象。电影里这两个角色就是“60后”。艺术源于生活,可见“啃老”根本不是什么新现象。

不过在当时,似乎并没有“60后”这类概念,媒体上只是在说“现在的年轻人”。后来曾经有微弱的“70后”的提法,但几乎没产生什么影响。把人按照出生年代来划分,还是从“80后”开始的,并且一上来就是汹涌的负面评价。

一些颇感冤屈的“80后”和我聊起这个问题,我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当年我们也是这么被怀疑过来的。再往前推,你可以看看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在她眼里,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但事实上,中国社会从未停止过进步。

人确实有一定的代际文化区别,但不是表现在性格上。开篇罗列的那些负面评价,和“X0后”都没有关系,只和人的实际年纪有关。一个人年纪大了,经的事多了,吃的苦够了,意志自然就坚强了。肩膀上挑得担子多了,责任感也自然磨练出来。所以它们都不是代际之间真正的不同。

对“80后”和“90后”有负面评价的,基本都是比他们大的那几代人,而不是他们自己。然而,一个四十岁的人用自己现在能达到的标准去评价二十岁的人,肯定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有趣的是,当“80后”倍受前辈恶评时,其中不少人又转向更小的“90后”,把这一系列恶评泼向他们。比如把“90后”称为“非主流”等等。其实不管什么年代,十几岁的孩子全部都是“非主流”,因为他们还没有被融入社会。二十年后,“90后”都要顶班就业,为人父母。那时候他们和前辈又有多少不同呢?

代际之间生活方式的差别,在性格方面体现得极小,每代人都要经历“意志薄弱”、“目光短浅”、“情绪冲动”的青少年时代才能成人。真正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社会选择上,因为每代人年轻时的生存环境往往决定他一生的社会选择,而每代人的青春岁月都有很大不同。

比如在90年代,“下岗”大潮席卷“40后”和“50后”(恰好他们当时的年纪也是40、50),而对于“60后”中的许多人来说,终于有机会可以告别体制啦,所以那个年代也是我们的“下海”大潮。一个被动,一个主动,那就是最主要的区别。

到了“80后”成年之际,正赶上大学扩招。对他们来说,到体制外工作是天经地义之事,可以称为“体制外第一代”。据说目前又有大批年轻人想回到体制内。而他们显然是全新的一代,既不是我们那代人,也未必是十年前第一批进入社会的“80后”。

同一个年代中两代人的选择,以及他们对这个时代的评价可能会有很大差别,这是他们生活轨道不同所决定的,而这才是“X0后”的实际意义。

不管“80后”和“90”后现在受到怎样的恶评,我都可以打一个肯定不会输的赌——再过几十年,他们中间将会出现中国国家元首、中国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和中国首富。历史早就证明,没有一代人会永远是“非主流”。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