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网络时代,新词汇流行的速度短到以年记。“很黄很暴力”几乎没人再用了,“酷”更是显得很老土。当“浮云”、“给力”这些网络语在2010年流行起来时,还有一句话几乎在以同样的速度为网民们传播,那就是“羡慕嫉妒恨”。

什么时候这三个普通的中文词汇被放到一起?有人说是在某部周星驰的电影里,有人说最早是张伟平用来嘲笑那些批评他的人,还有人说郭德刚早就在相声段子里用了。不管怎么说,资深网民都能感觉到2010年它才正式流行开。

当这三个词被放到一起时,人们发现它是如此逼真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心理过程。首先,人们会对身边比自己成就高的人产生羡慕之情。无论那比自己多的是官职,是金钱还是名气,反正我们总能挑出别人比自己强的地方。然后,正面的羡慕会转化为负面的妒嫉。最后,虽然不是每次都这样,但人的情绪很有可能会转化成最为负面的仇恨。

羡慕是理性的,因为羡慕者能意识到别人比自己拥有得多。妒嫉虽然负面,但也在理性范围内,它说明嫉妒者明知自己不如别人。然而由此产生的仇恨就是非理性了。因为“别人拥有得多”,和“自己拥有得少”之间未必有直接关系,大部分情况下根本无关。不过这也正是人类心理的微妙之处。古往今来许多切齿痛恨之词,往往都出自对于对方的羡慕。

这时候,会有个心理机制插入进来,叫做文饰作用。人们不能直接地,明确地表现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就要用道德词汇将它们包装起来,好方便地讲出去,这便是文饰作用的由来。通常由羡慕、嫉妒转化而来的仇恨都无法直接讲出口,于是就这样被冠冕堂皇地赋予某些道德形象。

不会有人这样说:“我恨你,是因为你比我拥有得多”,这是不能通过社会道德准则的。于是他们便会说:“我恨你,因为你拥有的这些来路不公正。”至于如何寻找不公正的理由,这些理由又是什么,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把“羡慕”“嫉妒”与“恨”挤在一处,还能形容这种情绪变化之快。有时候仅仅是一瞬间,人们只有从对某个人莫明其妙的仇恨中仔细回味,才能发现自己原来是在羡慕对方。当“羡慕嫉妒恨”这个词组被总结出来后,它迅速地被用在它应该用的地方,网民们用它来揭穿各种各样伪装成公正的红眼病,只需这样一发“炮弹”,就能把急着抢占道德制高点的人拉下来。

羡慕能激发人的奋斗动力,嫉妒也不失为能催人上进的情绪。然而由它们转化的恨就是完全负面的了。“羡慕嫉妒恨”这个词是一针清醒剂,对建设健康的社会心理有很大帮助,也让人对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了足够的认识。

“羡慕嫉妒恨”这个微妙的心理变化不仅可以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甚至可以扩展到国与国之间。想当年我们的报纸上到处都是对“美帝”、“苏修”的批判,其中未必没有因为人家比我们发达而形成的嫉妒。如今,中国也开始成为一些外国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在专家和学术体系之外,人类对心理活动早就有真切的理解。他们写不出专著,拿不出科学概念,便把这些心理规律总结成为流行语。象“羡慕嫉妒恨”这样完全不符合中文语法又恰到好处的词汇,语言专家、心理专家都发明不出来。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是那么贴切。

许多俗语之所以流行下来,就在于它们总结了一鳞半瓜的心理现象。大家一听,觉得是那么回事,很能够说明问题,这样才使用开来。而从流行语中研究心理现象,也不失为一种将学术研究与公众视野结合起来的好方法。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