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学理论认为,从情节上分析,文学作品可以分成写人的和写事的两种。前者主要塑造某种人物形象,或者描写人的性格成长。比如《阿Q正传》,给文学留下了一个经典形象,但小说里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阿Q的几件事也没有激烈的戏剧性。这就是典型的写人的小说。

 


 

反过来,侦探小说往往以一个案件为主。作者要写好案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侦探小说也可以塑造人物形象,福尔摩斯就是不朽的人物形象。但如果没把案件侦破写好,一部侦探小说就失败了。
 

如果在写事的小说里把人物写好,那当然更好。比如《林海雪原》就是典型的事件小说,但人物也很出彩。但很多写事的作品没给塑造人物性格留下空间,硬来就会失败。比如007这个系列,人们就是要看邦德找坏蛋,打坏蛋。从《皇家赌场》开始,不知道制片方哪根筋错了位,非要塑造一下他的性格,还要拍他的家史,描写成长过程,结果搞得不伦不类。间谍的个性不是不能去表现,但这个题材不合适。

 


 

现在来谈科幻,它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都不是,科幻开创了一种新类型——写物的叙事文学。现实中有这样的因果链:人——使用工具——做事情。写人和写事的作品分居两端,但中间这个“物”却很少有人写。一来,主流文学产生于中世纪,当时物的因素很少变化。爷爷用什么,孙子也用什么。文学家不会着重描写司空见惯的牛车或者长矛。
 

二来,以前的文学家多不熟悉物,也就是不熟悉各种技术。写物能够带来多少戏剧冲突?打造多少新的审美形象?增加哪些诗性成分?对于大部分文学家来说是个难题。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科幻从一开始,大部分作品就是写物的。描写新工具的出现,导致人们做出的事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时代的烙印,过去两个世纪就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今天你会发现一些人津津乐道新款车辆的性能,或者新款手机的用法。他们聊这些很兴奋,感情很投入。科幻其实是把这种对新工具的兴趣写到了文学里。
 

《火星救援》把科幻写物的特点突出到了极致。整个电影的主线就是马克和地球上的人们通过各种工具完成救援。故事重点是从“功能重置”里寻找情节点。所谓功能重置,就是一种东西本来用于做这个事,结果被用来作那个事:火箭燃料用来造水,糖用来做炸药,等等。电影里面最戏剧化的情节大多来自这方面。

于是,这部电影的反应就两极分化。如果观众事先熟悉那些“物”,他就会觉得很棒:天啊,他们怎么想到的?我就没想到!如果观众事先不熟悉那些物,或者根本对这些物没兴趣,这个电影能让他睡一觉。因为里面基本上没有人和人的冲突,更不会因为戏不够让爱情来凑。
 

增加某种新“物”的因素,第一步就是改变了人们的做事方式,这方面科幻完成得很好。早期科幻还会单独去描写一种新技术本身,缺乏戏剧冲突,现在基本都是通过事件来描写这种技术。
 

第二步,重要的新物会通过改变行为,进而改变人性本身,或者,会突出某些没有这种“物”时并不明显的人性因素。这第二步,更深入的一步,科幻完成得并不好,反而是一些现实题材作品有突破。比如冯小刚的《手机》、陈凯歌的《搜索》、顾长卫的《微爱》,还有美国电影《捐精大丈夫》等等,都描写一种新兴技术对人性的影响,较完整地写出了“物——事——人”这个链条。

 

如果说,科幻最终要反应科学技术对人性和社会的影响,那么只有完成这个叙述链的科幻作品才算上乘,这方面科幻作家还要学习和摸索。

 

 

全文发布于:http://www.kejiwenhua.cn/aspx/default/newshow.aspx?classid=141&id=2704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