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转自新浪微博)

 

 

如今科普不好搞啊!

 

这些年没少听到这种感慨,发牢骚的既有作者、编辑,也有科教影视制片人。然而,中国人均教育水平已达历史最高,并且还在提升。中国科普研究所年年统计国民科学素质,2014年的水平已经赶上美国1999年的水平。中国科技产品的产量更是雄居世界第一多年。

 

这么多中国人在学科学、用科学,科普却每况日下,和大环境完全不相衬,原因只能从科普本身来找。我认为至少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科普仍然只见知识不见人,没把人放到科普的中心。

 

 

要知道,人们更关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更关注人的故事。重物轻人的科普必然被公众冷落。下面,我结合王麟创作的《铁路传奇》,讨论一下什么才是有人文色彩的科普。

 

这本书写的是铁路发展史,有关历史文献肯定很多,但王麟以人为线索展开叙述,突出写了与铁路发展相关的发明家、企业家和政治家。全书侧重描写他们的性格、动机、生平,配以生动的描写,写成了一本“铁路人物传奇”。

 

 

(理查德特里维西克)

 

比如特里西维克,在铁路拥有很多发明,却被世人遗忘。王麟着重描写他那种自由奔放的性格,“怪杰”形象跃然纸上。王麟一直写到他的悲惨死亡,虽然这与铁路已经没有关系,但让读者了解到,特里西维克几乎是工程技术领域的艺术家,是典型的为发明而发明的人。

 

(瓦特改良蒸汽机)

 

作为对手的瓦特则是众所周知的蒸汽机发明人,几乎被科技史当成工业革命时代的先知。本书却侧重描写他作为企业家的冷酷和算计。没有这一部分,就无法对这个人形成完整印象。而以往各种科学家传记,总是把传主从事发明创造的那几件事从其整个人生中挖出来,当成人生的全部。

 

(乔治斯蒂芬逊)

 

在斯蒂芬逊这个已经被符号化的人物身上,王麟侧重描写了他近乎文盲的知识水平,这是工业革命那代发明家的共同特点。在他们投身事业时,科学与技术还没有高度结合,凭借经验和苦干仍能有所创建。但他们已经站到新时代的门口,再想迈进一步就必须拥抱科学。斯蒂芬逊的个人缺陷恰恰反衬了时代的进步。

 

(早期的蒸汽机车)

 

在科普中写人,不光要写发明家,科技发展的利益相关方都应该写。王麟正是把铁路的发展置于各方势力博弈框架内展开叙述。无论是领先的欧美、紧跟的日本,还是落后的中国,铁路都曾动过很多人的奶酪,都要在社会压力下艰难前行。一旦迈过某个点,铁路又成为全社会追捧的对象,搅起万千泡沫。

(蒸汽机车打赌比赛)

 

在这里,王麟并没有考虑虚无飘渺的民族性或者文化传统,不做空洞的议论,而是详细挖掘当时各方利益究竟是怎样的,环环相扣地把它们展开。建设美国大铁路那一段叙述几乎写成了宫斗戏。这肯定是读者喜欢看的,它不仅是人与自然的较量,也是人与人的较量。

 

王麟是铁路工程师,他和同事都是“铁路人”。当他描写铁路时,不是堆砌二手资料,而是在写自己的传承。王麟又是科幻小说家,写好人物是作家的本分。正是靠这两种知识技能储备,王麟写出了一本高扬人性大旗的科普著作。

 

希望他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也希望更多作者学会把人放到科普的中心。

 

 

 

全文发布于:http://www.kejiwenhua.cn/aspx/default/newshow.aspx?classid=174&id=2670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