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如今,科幻艺术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世界优秀科幻作品很容易引进,国内创作也达到了国际水平。然而,如果你想对科幻本身寻找一些理性、科学的总结时,却找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人们说不清楚科幻是什么,它的根基在哪里,其美学规律和创作特点又是什么。
 

现在舆论界重复最多的一个结论,是科幻来自于其作者神秘的、超凡的想象力。甚至只有科幻才能体现想象力,科幻搞不好,意味着一个民族集体缺乏想象力。这种传销式的说法当然没什么依据,只是科幻出版商用来宣传的口号。出版商不是学者,不负责客观研究,只负责作品的宣传推广,所以,请原谅他们拿起任何简单易懂的口号不断重复,只要这样有利于推送他们的出版物。
 

但为什么没人反驳这些口号呢?以前科幻宣传的受众主要是青少年,虚幻的“想象力”总比数理化更让他们感兴趣。甚至有某种叛逆色彩包含在“想象力”这个词在里面,让孩子们心驰神往。而那些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事科学传播的、研究文艺学、电影学的,我相信他们拥有深厚的学术素养。但这些人都没怎么接触科幻,所以也讲不出深刻的道理。
 

但是现在,白领精英、艺术家和学者纷纷关注科幻,我相信以他们的阅历,不会满足于这种成功学口号式的宣传。
 

科幻的根基不是想象力,原因且听我慢慢道来。

 

想象力并不是科学概念

  

当人们不断重复“想象力”这个词,甚至把它提升到改变民族基本素质的高度时,可能没想到它根本不是个心理学概念。在心理学中,我们能找到一些内涵接近的概念,但没有哪一个词汇的含义完全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想象力。
  

心理学中没有“想象力”概念,但有“想象”这个概念,是指形象记忆的复现过程。你对图像、声音、味道这些感性元素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记住它们就是为了以后复现。根据复现的目的,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原封不动地复现一个形象记忆,比如目击证人向警察复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这叫再造想象。将以往的记忆组合起新形象,这就是创造想象。
 

显然,前者不是人们在研究科幻时所指称的想象力。那后者就是吗?也不完全是,后者单纯指对形象记忆的加工,更多地属于画家和音乐家。当然,文学作者也需要在脑海里形成生动的形象,再用文字把它们描述出来。但叙事艺术的关键在于构造故事的逻辑线索,这需要的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否则小说就成了诗歌。小说家、戏剧家、影视工作者,都要先把故事逻辑想清楚,再把故事中的一个个场面想象出来。
 

心理学中还有个概念叫创造性思维,或许也比较接近大家说的“想象力”。什么叫创造性思维?在心理学中,思维是指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突破常规、不落俗套地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反的思维叫聚合性思维,就是按过去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不仅科幻作家需要,所有作家都需要,因为作家写出的任何一部新作品,都不允许完全复制其它作品,包括他自己以前的作品。所以,每次创作都是一次创造性思维。
 

甚至不光作家,所有人解决问题都需要创造性思维。比如在球赛转播时,评论员经常会说“某某的传球很有想象力!”他指的就是创造性思维,而球员的创造性思维不会产生任何文艺作品。
 

心理学中还有个近似概念,叫顿悟,由格式塔学派通过动物实验提出,是指问题解决方案突然呈现的过程。文艺创作中的灵感就是一种顿悟。显然,这也不是科幻作家的专利,一切作家都必须有灵感才能创作。它也不是作家的专利,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刑侦人员,一切人面对复杂问题时都需要灵感的光临。

 

 

全文发布于:http://www.kejiwenhua.cn/aspx/default/newshow.aspx?classid=141&id=2576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