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啃老族”是指成年后还留在父母身边生活的人,这是当今中国家长的一块心病。提到啃老族的成因,他们往往要怪罪到计划生育政策上来。认为正是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打不得,骂不得,才把孩子们惯坏了。

然而不久前我却读到了一则新闻:意大利公共管理和改革部长雷纳托·布鲁内塔呼吁颁布新法令,强迫年满18岁的年轻人离开父母生活,不允许他们继续“啃老”。这个新闻提示我们,“啃老族”或许远非中国特色那么简单。

其实,和某些海外观光者的一麟半瓜之见不同,“啃老族”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潮流,只不过各国有各国的叫法。美国叫它“回巢族”;德国叫它“晚熟雏鸟”;日本叫它“单身寄生族”,或者“NEET人”;韩国叫它“白手族”。意大利官员之所以呼吁制定这样的法律,正是因为意大利“啃老族”的比例达到欧洲第一,超过了同龄人的百分之七十!可以说是整整一代人选择去啃老!看来中国目前之所出现啃老族,恐怕只不过是“和国际接轨”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庞大的寄生青年?人们往往只是寻找社会原因,如房价高企,工作机会减少等。然而如果不寻找心理原因,恐怕是不能全面理解这个世界难题的。须知,如果相当多的人缺乏工作意愿,甘愿放弃工作,经济又如何能发展呢?

社会越发展,人们成熟越晚?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最早研究了这个现象。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就提出“心理社会性延缓”的概念。“延缓”这个概念借自经济学,指当经济危机到来时企业把债务延期,以此为手段熬过困难时期。在埃里克森的概念中,“心理社会性延缓”指一些人已经到了成年期,但缺乏社会义务感,不愿就业,拒绝成家的现象。有人呆在大学里迟迟不毕业,或者不停地读学位。

当时埃里克森就认为,这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富裕后出现的问题。他们给孩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消费条件,让孩子从小就在消费环境里长大,孩子不用努力就能吃好、穿好、玩好。而进入成年则意味着要努力工作,承担更多责任,增添许多辛苦,所得却未必增加。许多孩子因经不再渴望成年。

埃里克森得出这个结论时,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末期,主要生活资料都由单位分配,年轻人如果赖在家里就意味要饿肚子。然而在今天,是否就业和饿肚子的关系越来越小。“心理社会性延缓”已经普遍出现在大陆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

有趣的是,“啃老族”的父辈往往就是支撑起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那代人。在美国是“婴儿潮”一代,在日本是六七十年代的“企业战士”,在中国是50后和60后。这些人出生在多子女家庭里,早年充满贫困记忆。正是这些体验让他们终生保持拼搏精神,他们总觉得一停止努力就会落到当初那个境地。

当时整个社会风气也提倡吃苦。在美国有清教徒精神,日本有武士道精神,中国提倡艰苦奋斗精神。那时候,孩子觉得自己没有物质享受是正常的,长大就会有了,所以都盼着长大。这和当今孩子所处的消费社会环境完全相反。

最后,请大家看看这些历史名人吧。在当今啃老族寄生于父母身边的年龄段上,他们已经创造了名垂青史的功绩。

项羽:公元前209年随叔父起义,时年24岁。

圣女贞德:1429年岁打赢第一场胜仗,时年17岁。

拿破伦:29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领导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周恩来:26岁成为黄浦军校政治部主任。

看来,其实人们本可以早早就成熟。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