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霖辉在“作家影人共话科幻”沙龙讲话
刚才听了很多科幻作家的发言,很有同感。可以说中国科幻电影是中国科幻人的“一梦”。这是个似梦似真的话题。
1994年我参加四川科幻大会,就此见证了辉煌的《科幻世界》时代,认识的裴晓庆人在法国,柳文杨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巧合的2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开会的会场,仅有我一个画画的。今天,虽然有很多非写作的科幻人,但真正画画的又是我一个人。
去年,我在郑军先生的文化产业网上看过一篇报道《中国科幻美术人才在游戏业积累》,先赞一个!作为科幻艺术人,我们一直被忽略,一本《科幻世界》文字篇幅和美术篇幅相差很多。您说,不是呀,现在科幻刊物,科幻出版物都增加了很多美术版面。哥,那些版面里的画,都不是我们的原创!怎么来的……您问一下出版业的。哈哈哈……
市场就是这样!您国内的画家画的不行,真没法用啊!并且和网上免费的图片一比,您不在了!出版商也得活着啊!所以,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唉!说回来了当年SF艺术家没饭吃,我们才去游戏公司的!按我们的话说:又过瘾,又挣钱!那些老外的游戏公司EA 暴雪的主笔是有主题任务的收图带版权,月薪……我去!大家闲了没事画自己喜欢的,您不用,我自己看着玩,当练习。
多亏有游戏行业,我们才在如此潇洒的环境下苟延残喘地活下来。今天在座的几个老朋友,也曾在游戏公司里干过。没错吧……我在北京动点天地游戏工作室里结识了一个叫朱峰的,《魔域帝国》、《模拟人生》、《虚幻竞技场 2007》、《变形金刚》、《忍者神龟》、《星战前传》等多部知名游戏和电影的概念设计师。这是自作CG前一个重要步骤。没有这些画,CG是无法知道如何建模,贴图上色。可谓概念设计是CG步骤的蓝本。
全文发布于: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