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协搞的这个科幻征文已经进入了第三届,第一届我也是评委。无论质和量,本届都比第一届有了巨大提升。此前还有吉林科协等机构也搞过科幻征文,都是不了了之。事实证明一件事情如果不坚持,前面的投入那才真正会打水飘。
这次征文,我感觉可能有不少高手“混迹期间”。组委会给评委发来作品时都隐去作者的姓名。但我觉得不少作品从风格,语言上很熟悉,水平也达到了中国短篇科幻的一流境界,各方面都很成熟。
能吸引主力作家参与,这样的征文就算成功当然。当然,也许是我多想,所有作者都是新人,如果这样,更能证明中国科幻短篇创作已经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不知为什么,我经常听到对中国科幻创作前景的悲观论调。但我拿到的作品却证明,无论题材、写法还是风格,今天中国科幻的水平远高于十几年前我入行时的情况,而且年年有提升。作者的知识功底十分雄厚,有不少是研究生。将科幻构思与人文主题结合是科幻创作的第一难点,征文里大部分作者都能完成这个任务,甚至贡献出不错的人物形象。
全文发布于: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