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而且,正是出于这种文化自觉,王晋康最近几部长篇“幻”的色彩已经相当淡,更接近于描写科学共同体的现实主义文学。何夕的《伤心者》如果删掉最后那个科幻尾巴,可以拿到《人民文学》这样的主流刊物上发表。我甚至冒昧的推测,他之所以要这个可有可无的结局,是因为缺乏主流刊物的发表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科幻杂志上发表。

 

大会现场


  

今天,放眼整个社会,科技工作者“站出来说自己”的冲动已经发展成潮流。方舟子是这场文化变迁中第一个标志性符号。他通过放大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来炒作自己,其结果就是让世人清晰看到“文傻”和“理工男”(双方互贬之词)之间有怎样的矛盾。最近出现的方舟子与崔永元之争,转基因只是导火索,最重要的是话语权之争,是科技工作者要从人文知识分子那里夺回言说科学的话语权。
  

在方舟子之后,姬十三以低调的方式组织高调的团队,先后建立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几十年后书写中国文化史(不是科技史),这将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世人把它们归为科普传媒,那是因为现在没有更好的概念来描述它们的性质。它们就是科学工作者谈论自己的媒体平台。而果壳网一创办就做科幻,现在还要承办华语科幻星云奖,甚至传说要承办雨果奖,说明这个团队早就意识到,科幻就是科技文化的一种产物。通过它,科学群体可以更好地言说自己。
  

最近这股趋势已经发展壮大,我相继接触到厦门、兰州、台州等地的团队,建立起类似果壳网这样的机构。其成员普遍年轻,以专职的方式作科学传播,却没有任何官方主导,完全是自发的文化运动。而他们也几乎无例外地关注科幻,应该把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兴旺与这种现象放到一起来考察。

 

大会现场


  

可以这样来描述当今中国科技群体的现状——有钱有人没声音。有钱,是指中国科研经费已经达到世界第二,眼看就要第一,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可以随便买,专家手里有大把经费。从这个角度讲,科技群体已经完全走出“臭老九”时代的弱势位置。

全文发布于:
http://kejiwenhua.cn/aspx/default/newshow.aspx?classid=149&id=1490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