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网站长郑军

  

在中国,有个与“科技文化产品”类似的概念,那就是“科普作品”。许多事实上的科技文化产品,现实中多被包装成“科普产品”来销售。那么,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任何文化产品都包含认知、审美和娱乐三种功能。当一种文化产品被定义为“科普作品”时,认知成为主要目的,其它两种功能降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当一种产品被定义为“科技文化产品”时,审美和娱乐升为主要目标,认知功能降为手段,用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欣赏这些作品。
  

例如,要制作一张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宣传画,必须拥有起码的绘画技巧,作品要符合一般的审美标准,但人们不是为了审美才把它画出来。反之,一张太空美术作品里面也包含着天文学知识,但画家主要创作动机是审美。
  

要创作一篇介绍生物学的科普文章,文字必须优美,甚至可以引用诗句,但这些都是为更好地传达知识而进行的修饰。反之要创作一部科幻小说,不论作者引用多少科技知识,都是为突出主题、塑造人物、构架情节这些艺术创作来服务。
  

再以美国喜剧《生活大爆炸》为例,里面有密集的知识点,全部提取出来可以编成厚厚的科普书。但人们看这部美剧的动机却不是学习这些知识,它们都是用来搞笑的手段。
  

是只描写科学技术本身,还是描写科学技术背后的人,构成了科普产品与科技文化产品的又一个重要区别。文化是人的属性,科技文化产品一定要突出人的因素,它们或者描写科学技术的发明者,或者讲述它们的使用者,或者尊重消费者的体验。
  

当人们在国家博物馆里参观司母戊大方鼎的时候,最关心的不是它的化学成分,工艺流程,而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体制,出于什么目的制造和使用它。想象一下,三千年后的考古学家挖出神舟飞船返回舱,他们最关心的也不是这件东西的工艺技术,而是通过它了解21世纪之交中国有怎样的科技体制。
  

科普的视野集中于科技产品本身,附带讲讲背后的人文因素。而科技文化的视野更类似于考古学家,主要通过器物来探讨背后的人与社会因素,只不过这里的器物是指高新科技而非古玩。
  

再比如科技人物传记,科学工作者谈人生的文字集或采访录,这些一直被包括在科普范畴内出版。但是,人们写政治家的传记,是为了普及政治知识吗?写军事家的传记,是为了普及军事技术吗?写艺术家的传记,是为了普及艺术创作知识吗?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写科学家的传记,宗旨当然也不在于普及科学知识。它们都在写人,只是写不同背景下活动的人而已。
  

视角不同,令科普产品与科技文化产品产生了明显分化。科普产品服务于科学传播,总是力求反映科技整体面貌,出发点是“我要说什么”。科技文化产品的出发点则是“大家想听什么”,慢慢靠近公众兴趣,而不是全面地介绍科学。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查过美国科普媒体内容三十年的变化,发现卫生保健和IT行业的内容逐渐增加,远远压倒其它科普内容。这两样东西在中国科普媒体上也呈压倒优势。这实际上体现了公众选择,他们爱看与日常生活最为相关的科技内容。

全文发布于:
http://kejiwenhua.cn/aspx/default/newshow.aspx?classid=141&id=1485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