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喻京川)
目前,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在国内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科幻电影在国内的受众群体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国外科幻大片的票房非常可观,一直处于名列前茅。国内的科幻小说也已经开始受到电影电视编导和导演的关注,这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具备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视觉艺术是它的载体,科幻电影的视觉艺术是建立在科学与艺术极为紧密的科技美学基础之上的,科学美术是它的基石。如果说电影美术是艺术中的应用美术(或实用美术),那么科学美术则是研究与实践中进行理论探索的美术。很多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设计大多都来自于多年来科学绘画、科幻绘画的探索。可以说是与物理学中的应用物理和理论物理相对应的。
网络配图与本文无关
科幻美术,或者扩大到科学美术这一范畴,在国内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绘画传统,教育模式以及艺术观念所形成的大环境和生态还不能够接纳这一新兴的艺术领域。
中国传统绘画多是坚持或维护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师承关系密切,在表现形式上虽引入西方近现代绘画强调直观(写实性)、形式创造(流派与观念)等因素,但人文思想、笔墨趣味与重视意境的表达,更多的是在追求自我意识,抒发心情等等以表现个人对世界的观点。这些与西方科技美术中所表现出的对世界的探索、改变、征服的思想有很大不同。
中国的教育模式也有很多的诟病,比如文理过早的分科,注重书本知识与动手实践严重脱节等等,这些不必多说。艺术教育也是一脉相传,科技在艺术教育中几乎可以忽略。虽然引进有多媒体、影视、计算机绘画等方面的艺术教育,但这些基本上是以技巧学习为主,对于学生的科技意识、开放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严重不足。
全文发布于: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