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没有标“科幻片”的名,而使用了“科幻片”的构思,由尚世影业、上影厂联合拍摄的电影《绝命航班》成为又一部国产隐形科幻片。
符合类型片特征,能够较完整地讲故事,能够整合国际团队制作电影,片中特技镜头连贯自然。虽不精良但破绽也不多。这些商业电影的最低要求,《绝命航班》都已经达到。如果以“佳作”为标准去衡量它,当然打不了多少分。但如果以“习作”为标准去衡量,《绝命航班》在所有国产隐形科幻片中属于上乘。水平肯定要高于前几年那些曾经打着“科幻片”标志,但连故事都讲不全的几部商业大片。
“恐怖片”与“科幻片”虽然同为电影类型,但前者是从气氛角度去划分,后者是从题材角度去划分。相比于对科幻题材的使用,《绝命航班》对恐怖气氛的调动更为纯熟。通过镜头、音效、节奏、剪辑等电影技巧的运用,该片确实制造出不少恐怖气氛。放映过程中能听到影院里的尖叫声,而不是让观众笑场,这是一部恐怖片成功的起码标志。
对于这样的“习作”,我不想去讨论它在商业上的得失,仅分析一下《绝命航班》在科幻构思运用上的成败。很明显,这是一部《异形》的山寨版。怪物因为假死而被当成化石误带上飞机、变形之后在狭窄的封闭空间里追杀乘客,甚至最后利用舱内外气压差将它甩出去,这些情节全部都模仿了《异形》。但是在一个问题上,徒弟还远远不如师傅,就是没有对怪兽的生理变化进行完整的设定。
虽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怪兽,但如果放到故事里,对其生理变化的设想必须前后一致。如果怪兽在前面有某种惊人表现,后面它也要维持这种表现,而不能像段誉的“六脉神剑”那样时有时无。在《异形》中,异形通过寄生来繁殖,口吐腐蚀性极强的酸液,外壳坚硬,力大无穷,这些特点未必有严格的科学解释,但只要设定出来,前后就保持一致。前面情节建立起观众的新预期,后面情节就按照这些预期发展。
全文发布于: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