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没有明显的宗教传统,理性思维萌芽较早。直到明朝初期,中国在技术水平上仍然雄冠世界。这些背景使得中国古代文人早早就从自然角度来看待世界。前面说过,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但仔细搜索一下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不难发现颇具科幻色彩的些许文字,比经历过“黑暗中世纪”的西方还要多得多。

战国时期经典《列子•汤问》中有个名叫《偃师》的小故事,大陆科幻界公认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具有科幻小说色彩的文字:一名方士将一个木偶进献给君王。这个木偶不仅能够翩翩起舞,而且向王妃递媚眼,最终惹恼君王,将它大卸八块。虽然《偃师》被编入介绍民间方术的集子里,但其本身却是一篇完全的技术类幻想小说,与代达罗斯制造“铜仆人”的故事相差不远。

庄子既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庄子独立创造出自己的幻想世界,有些寓言单就其创意来看已经十分接近科幻小说。比如《阳则》,讲蜗牛细如发丝的两个触角上有“触氏”和“蛮氏”两个国家,彼此为地盘互斗不休,伏尸数成。这个寓言讽刺当时争霸的诸候。而微生物尺度的智慧种族也是当代科幻中的一个题材。

东晋文人陶源明创作的《桃花源记》从题材到风格都很接近现代的科幻小说,是中国古代版本的“失落世界”。作者不仅虚构出一个并不存在的隐蔽社会,而且为这个社会能够延续数百年提供了自然的解释——躲避秦朝暴政。在信息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深山大泽中存在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微型社会并非不可能。甚至在篇尾处,作者声称由于路径复杂,无法再找到这个隐蔽社区。这种故意隐蔽奇迹的写法也近似十九世纪早期的科幻小说。

在唐人传奇中,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是两篇早期的“虚拟世界”题材的作品。《枕中记》讲的就是近人皆知的“黄梁美梦”故事:贫寒书生卢生遇到道士吕翁,后者赐其一枕,卢生枕上睡着后,在梦中娶妻、登科、入仕,竟然度过了五十余年。醒来后发现吕翁给他蒸的“黄梁”还没有熟。

《南柯太守传》也就是成语“南柯一梦”的来源:主人公淳于棼在居室南边一株古槐树下饮酒醉卧,梦见自己作了“槐安国” 的附马,并任“南柯太守”长达二十年,育有五男二女,荣耀一时。后来与檀萝国交战大败,被国王遣发归家。醒来后根据梦里的线索寻找,发现“槐安国”和“檀萝国”原来都是蚁穴,而“南柯郡”则是古槐上南向的树枝。这种以梦境为虚拟世界的科幻作品,在今天已经有《入侵脑细胞》和《盗梦空间》为例。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王嘉收集民间传说,编辑出文献集《拾遗记》。其中有《贯月槎》一文,是较早记录神秘飞行物的文献。古人创作这类作品时,在忠实记录与自由发挥之间界限并不清楚。我们也可以把它视为一篇描写“不明飞行物”的科幻小说。

在古代,“槎”字经常被用来描述飞行工具,如牛郎织女乘“浮槎”相会等。当时人类并没有发明飞行器,大凡包含“槎”字的文献常有科学幻想成份在内。“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国古代的科幻故事和科幻小说不可能使用现代人的词汇,如激光、全息摄影、机器人、飞碟、外星人等。当他们幻想出这些东西来时,只好用他们惯用的词汇来代替。如飞碟叫做仙槎、明珠、火球;望远镜叫宝镜;机器人叫木偶人、傀儡、铁冠人;而外星人,更多地被叫成羽人、鬼怪、神仙。”(《中国古代科幻故事》杨鹏编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5页)

明代中叶,中国诞生了古典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西游记》。如今科幻界许多朋友将这部巨著视为科幻文学在中国古代的先驱者。不过,以“怯魅”的标准来看,《西游记》本质上是一部奇幻小说。里面的奇迹都来自佛法和仙法。《西游记》产生巨大影响后,吸引一些文人为其创作续篇和仿作。其中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比原著更接近科幻小说。在这部幻想作品里,孙悟空进入“鲭鱼世界”,亲睹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经典时刻和代表人物,如楚伯虞姬、奸相秦桧等,实际上,这是时间旅行的朴素构思。

如今广为人知的纪晓澜,曾经在《阅微草堂笔记•滦阳序录》里写了一段亦真亦幻的故事——与他同时代的火器发明家戴梓遇到高人,传以“连珠火铳”,可以连发二十八弹。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机关枪。由于戴梓“好与西洋人争胜”,在朝庭上与南怀仁意见相佐,被皇帝贬到铁岭。

这段记载仅仅记载了戴梓的谈话,而没有物证。记叙原文更颇似现代科幻小说:一个神秘人发明了先进武器,最后被纨绔子弟拿去换钱花,不知所踪。神秘发明家还曾经梦到仙人示警:上帝有好生之得,你发明这种凶器,你的子孙中连个能吃东西的都没有。这种对先进技术负面作用的警示,是今天流行的科幻主题。

这段文字里还记载了乌什国的特号火器。清朝的火器只能打到三十步,而乌什国的火器能打到一里以外。但这又是一段近似于科幻的幻想文字。

从1790年到1820年,清期文人李汝珍用了近三十年时间,创作了中国自己的“伪旅游小说”《镜花缘》。当然,作者无法了解到西方的同类作品,《镜花缘》的诞生说明各国文学史上都会出现相似的一页。

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直隶大兴人。虽然博古通今,但和莆松龄一样,得不到功名。只好在乡间以写小说作为精神寄托。当时清朝已经半开洋禁,中国人得以与西方通商。这些既使《镜花缘》罕见地以航海为背景,又使其中渗透着开放和民主的色彩。

《镜花缘》本想写到二百回,但只完成了一半。在这部杰作里,作者将背景设置在唐武则天时代,以主人公唐敖和重要人物林之洋为线索,虚构了四十多个海外世界。有外形丑陋但文明进步的黑齿国、前后各一面的两面人国、身量奇高脸皮极厚的长人国。也有形态上与人类一般,但在社会规范上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君子国、女儿国,等等。和《格列佛游记》类似,作者构造出形形色色的异类文化,并为只为了猎奇,而是意在反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作者用游记的笔法描写这些幻想世界,喑合科幻文学的基本原则。除了开始部分略有仙法巫术成份外,整部作品是在自然观指导下完成的。

《镜花缘》完成之时,也是《弗兰肯斯坦》诞生之际,与同类题材的《格列佛游记》更是有一百多年的距离。科学在这部作品里仍然没有出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镜花缘》不仅远不及《弗兰肯斯坦》,与直接谈论过科学(尽管是在批评科学)的《格列佛游记》也稍有距离。三部作品之间的时代差异,可以侧面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在接受科学思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时代距离。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