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什么学校“培养”了创造大师?



我们的教育制度太僵化了,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中国的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呢?”

经常听到一些大学生这样埋怨。学生们见识少,也就罢了。有些拥有话语权的人也喜欢在公开的文章里这样写。说得顺口了,几乎没有人想着去考证一下,究竟是什么学校“培养”出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以创造性思维见长的大师。

首先看看爱迪生,他唯一读过的学校就是“社会大学”,因为他只读了三个月小学,就被老师赶出了课堂。爱迪生完全是实践出真知。如果一定要问是什么“培养”了他,不如说是身体上的残疾。他的听力有问题,总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最早的发明,以及他一生中全部发明的四分之一都和听力有关,包括留声机和一些电话方面的专利等。

再看看爱因斯坦。他在慕尼黑读中学。当时的学校以普鲁士军国主义教育为主,这让身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很反感,他不光退了学,连德国人也不想做,干脆放弃德国国籍去了米兰。

后来,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师范系学物理学专业。说实话,这在当时不是什么名校、名专业。爱因斯坦狂放不羁,很少认真听课,作业经常是抄袭同学的。如此行为自然让老师们很不满。结果爱因斯坦毕业就失业。在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稀罕物,毕业后陷入失业的并不多。

再后来,爱因斯坦进入伯尔尼专利局混日子,业余时间研究物理学。用今天的词汇来形容,那时候他的正式身份是公务员,这份职业怎么也看不出和创造性有关。业余时间从事一些“民科”式的不着边际的活动。不光不是职业科学家,他早年写的论文都不注重规范,经常自创符号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这和今天的民科行为没什么两样。

哪所学校培养出了爱因斯坦?当然,我们可以去翻看他的学籍档案。不过显然没有任何学校,任何一位老师敢拍着胸脯说,他是我的学生!爱因斯坦充其量只是在那些学校里呆过,留下过学籍而已。如果说那些学校对爱因斯坦的成长有作用,可能也是让他更喜欢自由思考,独立研究,更讨厌条条框框。

爱迪生是个天才,他的发明将人类往二十世纪猛推了一大步。爱因斯坦是个天才,他做的研究从科学史角度讲是一场“科学革命”,是反体制的。哪种科学教育体制能培养出反对科学主流体制的人?显然以前没有,将来也不可能。

不光那些学校没有再培养出第二个爱因斯坦,甚至爱因斯坦自己都不能再培养出一个自己来。要知道他离开专利局后,一辈子的主要职业就是大学老师。他的哪个弟子能够再有师傅的成就?

如果一定要用个外国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明中国教育体制的不足,大可举爱丁顿的例子。他是体制内的科学家,一辈子从事天文观测。他能够从体制内搞到一笔钱,远赴西非普林西比岛观测日食,最终证明了相对论。在他身上,体现着职业科学家的严谨和勤奋。我们可以说,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他那样不浮燥,不务虚名,甘做嫁衣的科学家呢?

显然,这并非那些教育改革呼吁者的初衷。甚至有几个教育改革呼吁者听说过爱丁顿?他远不如爱因斯坦那么有名,可以随便拿来说事。

我没有为中国的教育体制辩护。只是要指出,在一些人看来,教育制度就是一套程序。既然中国的这套程序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换成外国的什么先进程序,就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创造性本质上就是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突破,这种素质怎么可以从某种流水线上培养出来呢?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