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太空当中搞基建

移民火星,移民潘多拉,移民……

不不,考虑星际移民为时甚远。假设我们用火箭把人送到火星,推进剂和运载火箭的重量就占发射重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意味着我们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送一点点东西到目的地。而获得产出还不知道要等是什么时候。

太空事业运转的根本,从财政上看是金钱,从物质条件上看是能量。阿波罗登月时,所有能量都从地球带去,自己无法生产,所以它是个不可持续的消耗型项目。

其实,太阳系里到处都倾泄着太阳能,只不过离太阳越远,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能越少,且与距离的平比成反比。这意味着人类需要额外补充好多能量,才能维持“往外”的宇宙探索。所以,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太空领域就是近地轨道。人类登天的第一站不是移民某星球,而是移民到一座座太空城。

也许你已经从《007大破太空城》里看到了它的雄姿。在这部拍摄于1979年的电影里,阴谋家试图用毒气毁灭人类,而由他带领一些优秀人种进入太空城。等毒气散尽后,他们再返回地面,建立“美好的新世界”。这样一座太空城,理论上必须自给自足相当一段时间才行。它还需要用离心力产生重力效果。这些在该片中都有很好的反映。

七十年代正是宇航学家设计太空城的高峰。与它们相比,电影中的太空城只是一个大号空间站。一种太空城被设计成轮胎状,不停地沿轴自转,轮胎内壁上就会产生重力效果。人在那里象在地面上一样行走、甚至奔跑。这个轮胎的直径有多大?两公里!仅可供人类活动的胎环直径就有两百米,稍小于鸟巢的长度。

还有一种被设计成筒状,也是沿轴心自转,人类生活在筒壁上。不过,不用担心一抬头就看到对面某个人的脑袋,这个筒状太空城的直径就有三公里!

当然,我们可以把野心缩小一些,就以目前的国际空间站为基础,将它扩大十倍,二十倍。以获得大得多的工作空间。这个国际空间站已经建设了十几年,才扩展到足球场大小,其中人类能够活动的空间只相当于一个篮球场。以它为基础一段段拼接开去,我们就能获得一个初级的太空城。

要建造哪怕是一个最小号的太空城,需要把多少部件发射上去啊!但是别忘了,我们已经不再用火箭发射物资了,先期建造的电磁炮一年就可以输送几万吨物资进入太空。一门炮可能都不够?也没关系,以中国现在这样不差钱的财政状态,我们为什么只建造一门电磁炮呢?在有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建造几门巨型电磁炮,源源不断地将物资发射上去。

最近人们在争论一个问题:沪杭之间已经有了高铁,有关部门为什么还要建造一条磁悬浮?即使建好,也只能将旅行时间缩短十几分钟。说白了,形成这种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钱必须花出去,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地方花。其实,电磁炮恰恰是类似于磁悬浮的技术。而建造一门电磁大炮,投资小于一条磁悬浮,效益却远非后者可比。

要在太空中维持一座城?能量怎么办呢?别忘了,我们已经在太空中先期“建造”了太阳能电站。让它往地球输送能量,这只是利用它的一个方面。人类在近地轨道拥有一座电站,最主要的意义是可以维持一座太空城的运转。在能量上自给自足,是整体上自给自足的先决条件。

电磁炮、太阳能电站、太空城……这些技术上已经可行,但是规模浩大的工程由谁来建呢?目前看来还是政府比较合适。时机便是下一次,或者下下次经济危机——它们肯定会到来。现在我们国家靠高铁这类项目来拉动经济,熨平经济周期,十几年、几十年以后,高铁已经建得差不多了,甚至城市化步伐也基本完成。象今天的美国、日本一样,中国社会将有大批资金闲置下来,苦于寻找不到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出口,只好炒来炒去。

那么,可不可以用这笔钱到太空里搞基建呢?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