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月二日,奥巴马宣布美军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了本·拉登。这一事件的主要过程,比如整个袭击花费多少时间,有多少美军进入现场,豪宅里多少人被击毙,美方从头到尾的说法都一致,反而在两个细节上前后矛盾。先是称拉登手持武器反抗,并且抓住一名妇女作人盾,后来又称拉登被击毙时没有武器,而那名妇女是拉登的妻子,看到美军冲入时主动为他挡子弹。

正是这两个矛盾之处,让旁观者对美方的举动大持异意。不过这未必是美方有什么阴谋,可能只是出于一个简单的心理原因——人在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远没有那么客观和准确。

其实这个心理规律很好检验。你可以邀请几个人共同去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然后大家分别口述影片的故事梗概,录下音再进行对照。你会发现,几乎不可能有两份口述完全相同,无论是电影情节还是电影中的人物关系,每个观众的记忆都有出入。

心理学家曾就人们的观察能力做过两个有名的实验。在一次心理学年会上,忽然有一个男人跑上台,另一个男人在后面持枪追他。当然,这两个人都是主持人安排的,枪也是玩具枪。当他们跑下去后,主持人请在场的心理学家回忆这一突发事件的细节,结果许多人都把两个人的服装和动作搞错了。心理学家不是一般人,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观察,结果还是这样。一般人的观察能力更是可想而知。

在另一个实验中,美国的心理学家请白人被试和黑人被试分别看一段录像:一名白人在威胁一名西装革履的黑人。然后,心理学家请被试回忆看到的细节。结果黑人被试的记忆很准确,而一些白人被试则误记成录像中的白人穿西装,并且受到黑人的威胁。

显然,这一错误的记忆和白人脑子里对黑人的坏印象有关。鉴于目前全世界有关本·拉登被击毙的现场报告都来自美国海豹突击队士兵,象“拉登抓住妇女作人盾”这样的陈述,很难说没有受到他们价值倾向的影响。

据说当海豹突击队员冲入现场时,每个人都戴着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记忆的错误。然而这种视频只能随着人的活动进行记录,和街道上静止不动的监控视频完全不同。目前在一些案件里,警察仅凭犯罪现场的监控视频就可以掌握案情,那是因为公共场所的摄像头位置不动,角度不变,所以才能作到完全客观地记录一个事件。而一个人携带摄像头进入某个行动中,摄像头只能跟着他活动。借用两个文学概念,前者可称为客观视角,后者可称为主观视角,其结果远没有客观视角的记录准确。

足球比赛中裁判经常出现错判,如果不是黑哨的话,那么就是受了主观视角这一规律的影响。比赛开始后主裁判要在场地中执法,他的观察视角必须随着球走,对场上其他位置发生的事情就看不到。

而边裁错判越位球,几乎成为足球比赛错判的典型。那也是因为人的眼睛不能一只盯着球,一只盯着进攻队员,边裁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球传出的一瞬间进攻队员的位置。这比起多机位,可重复的现场录像来说,准确性是无法相比的。

实际上,人类社会对于各种事件的记录,往往都是轮廓清楚、客观结果清楚,然而细节模糊。主要就是因为当事人身处事件中,他的观察结果受到主观视角的约束。就本·拉登被击毙这一事件来说,如果想把现场细节尽量搞清楚,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等待着事件的另一方——被巴基斯坦收押的本·拉登亲属开口,把他们看到的细节讲出来。当然,我们不可能期待这些人能完全客观地讲述事件经过,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另一个视角。

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观察能力,总是认为“我真得看到了……”。心理学提醒大家,还是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保持警惕为好。

话题:



0

推荐

郑军

郑军

438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汉族,天津市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积在大陆、港、台等地出版长篇小说八部、评论著作一部、心理健康读物四部。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各类科普文章二百余篇,总计四百余万字。并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