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8:00,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网创办人,科幻作家郑军来到位于建国门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参加漫生活节目的直播,畅谈科幻。
在节目中,郑军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他谈到一向秉承的1:10原则:写篇一万字的短篇科幻,要看十万字的相关资料。写本十万字的长篇科幻,要看一百万字的相关资料。在这样坚实基础上构建出的情节才能经得起推敲。科幻不同于其它文学类型,单纯靠生活经验积累是不够的。
适逢美国科幻大片《火星救援》热映,主持人还和郑军聊起这个由专业科学家、业余作家创作的“火星种土豆”的故事。郑军介绍说,象这样优秀的科幻作品,其素材往往来自前沿科学,就是现在还没有列入科研规划,没有经费支持,但专业科学工作者会在茶余饭后进行畅想的话题。比如在1900年前后西方出现一波火星人的经典科幻,就是因为当时风传天文学家拍摄到了火星运河的照片。很多年后,科学界已经否定了火星运河的推测,但这些作品会流传下去。
郑军希望中国的科幻作家多关注一下前沿科学话题,从中寻找有益的素材。
原文发布于:
0
推荐